近代各国租界中建设的具有各国风格样式的建筑,在中国接收后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保留,使得天津市中心城区依旧保留着百年前的道路结构和小洋楼林立的建筑风格。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曾不止一次称赞过“北京的四合院,天津的小洋楼”。在作为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保护的基础上,天津市已经立法将包括原租界内无论是否被定为文物的古建筑均陆续收编为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加以保护,并对旧街区重新整饬、修复成为异国风情区。然而,作为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的力度仍然无法与文物保护相当,因事故而被破坏的风貌建筑仍然难以追究责任,如因地铁三号线建设而倒塌的DD饭店大楼。
1999年,天津市决定与意大利合作开发天津意大利租界,建立中国·天津海河意式风情区。2002年起,天津市人民政府为进一步增强城市活力、发展城市经济,正式作出决策进行海河开发计划。天津市政府出资成立天津市海河风貌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开始对原天津意租界、奥租界等所在地域的历史街区进行保护性开发,并依据原租界地建筑风格分别命名“天津意式风情区”“天津奥式风情区”等,其中意式风情区又名“新·意街”。新意街一期工程于2005年完成修缮并招商引资,2008年对外接待游客。如今,原天津意租界正在进行第三期的修缮工程,已经成为中国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0年3月起,天津市开始在原天津英租界以解放北路为核心,对泰安道及周边地区的历史街区进行修缮并建设配套建筑,将形成泰安道英式风情区,该工程将于2011年正式完工。此外,原德租界、法租界等的相关租界的历史街区也正在保护性开发中,并陆续接近尾声,成为天津市具有代表性的旅游资源。
租界建筑和街区由于得到保护和修缮,已经成为众多导演和电影的取景地。导演黄建新曾表示天津的租界“建筑保存得很完整……非常有特色,甚至比上海的还要丰富、还要完整。”《梅兰芳》《非常完美》《建国大业》《风声》等影片在天津意租界、英租界和法租界等地取景。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