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陕北之佳县

家乡区县: 陕西省佳县

佳县是陕北著名的老命老区,响彻大江南北的东方红据说就诞生在这里,那首唱响了二十世纪下半叶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歌词,和著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也是在这里发表而传遍全国。佳县的县城是一座坐落在山上的石头城,所有屋舍,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甚至壮观。停车的地点刚好在佳县宾馆门口,随即安顿下来,稍事休息,开始向香炉寺进发。宾馆的门口,聚集着很多招揽游客的司机,坐摩的只需5块钱就可以载你绕县城一圈,还可以随时停下来拍照。不过佳县的特别绝对值得你细细品尝,慢慢体会。               佳县街道所有的商店都是由石头砌成的窑洞,简单绝对有特色怀旧的街道,更加怀旧的招牌。顺着马路,慢慢向香炉寺走去,沿路也有高楼、商店,但当你转进路旁的小巷,总会有种穿越时空的错觉,古旧的街道,质朴的房屋,带着历史的沧桑扑面而来,佳县真实名副其实的石头城,街道都是石砖铺制的,在夕阳的映照下泛着温暖的光晕,两旁的房屋也是用很古旧的石头所砌,似乎几百年前它们就已静立在这里,偶尔也有新修的建筑夹杂其中,却丝毫不显突兀。这里所有的房屋依山而建,顺着山势错综排列,对于习惯笔直街道的我而言,着实没有规律可寻,不经意间就已闯入居民的院落之中,已是黄昏,在院中吃饭的居民对于闯入的我们总是会露出善意的微笑,热情的为我们指路。古老的石墙,在夕阳的照射下,真的很温暖静的小巷,恍如从历史中走来。几经周转,进入眼帘的是雄壮的黄河,,此时香炉寺孤寂的身影现了出来,在山峰和黄河的衬托下,她是如此的弱小,让人怜惜,可她又是如此的倔强,任时光变迁,她始终静立在那里,陪伴着滚滚黄河带走那些曾经和过去。夕阳、黄河、山崖,如果不知讨厌的电线,这一切该是多么的完美!

      之后的路将会变得顺畅很多,尚未抵达寺庙之前,你们会被古老的城墙所惊叹,城墙顺着山崖而建,下面便是陡峭的石壁,站在城墙上远眺,气势连绵的黄河尽收眼底,说不出的大气豪迈,据说这里一直是兵家要塞,几百年来保佑着陕北人民免受着战火的荼毒。回来后从资料中得知,原来佳县在千年以前就有“铁葭州”之美称,扼据山陕水路通道,易守难攻,自古以来就是晋陕大峡谷的军事要地。据说这座城市的建立跟北宋有关。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王朝之后,派兵把陕北大部分州县收归北宋版图,并建立边防线。但西北少数民族政权吞并陕北的野心不死,依旧时常侵犯,使陕北人深受战火荼毒。到了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河东转运使孙览与众将商议,决定在黄河与佳芦河交汇处的石山上“磊石而上,山作根基”,建设一座山城,防范西夏王朝强渡黄河,威逼中原政权。这座山城最初命名为“葭芦寨”。以后朝代更迭,这座山城的名字却始终有一个“葭”字。1964年才由“葭”改为“佳”。

依山而建的城墙,几百年来默默的守护着这座美丽的小城。阴森的城门,从这里穿过,有种穿越历史的错觉。从城墙上下来,走过昏暗的城门,来到香炉寺门前。香炉寺是不收门票的!这是一个孤独的寺庙,被修建于城墙之外,可是更孤独的是独立于山城之外的这块巨石上的小庙,巨石犹如被斧劈刀削,使之通体剥离了山体,而正是巨石上那座孤独的小庙,吸引着不计的人们来到这里。据说在佳县人眼中,这块巨石通身散发出仙气,是块神石,于是在它的平平的顶上,修建了这座小庙来供奉神灵。

来到香炉寺,香炉寺通体仍是由石头所建,你可以在门前双手合十,以示敬意,进神殿拍照,或许会冒犯神灵,但是可以用眼睛记下这一切,用心灵去感受这一切。走过正殿,穿过孔门,顺台阶而下,然后小心翼翼的走过石桥,就来到巨石上的小庙,她真的很袖珍,三面悬空,与巨石若即若离,甚是惊险,而小庙的东侧,有一巨石,长不足一米,宽近半米,悬空于黄河之上,这是最佳的拍照最佳位置了。

  白云观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到四十六年,古建筑群依山借势,错落有致,有各类建筑物99处。真武祖师殿堂、五龙宫、关圣帝等庙宇排列有序,疏密得当。历代才子佳人、骚人墨客为白云观舞文弄墨,吟诗作赋,题联刻匾,绘画雕刻,所以,白云山足以称得上一座博大精深的艺术宝库。白云观有工艺精巧的壁画1300多幅,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弥足珍贵的碑碣157块,碑文多为书法家的神来之笔;价值连城的匾额也有95块之多。

来到白云山,首先要先拜过六大神殿,拜过之后才可以游览观光,鳞次栉比的庙宇,要从位置最低的东狱大殿拜起,然后依次往上,代表节节高升。东狱大殿供奉的是泰山神,可以为父母祈求长寿,拜神时香要横放在香炉里,以求长寿;接着我们来到碧霞宫,俗称娘娘庙,是祈求得子和保佑子女的地方;随后我们来到真武大殿,里面供奉的是真武真君,这这里是白云山庙的主殿,也是白云山道教活动的主要场所;之后就是财神庙和文昌阁。

只要你来,你就会发觉她真正的美好,用充足的时间,去细细探究那些隐藏在山林之中的美景。

我是张莉 如需了解更多 请关注:http://wm23.cn/zhang_li

 

Amo(2014-11-0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