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贡品——椽头馍

家乡区县: 渭南市蒲城县

一、简介


      椽头馍是陕西省蒲城县著名汉族小吃,以其形如“椽头”而得名。据史料记载清代名相王鼎曾以此相赠林则徐,光绪二十六年慈禧太后来西安指名要吃“椽头馍”后被列为清廷贡品。蒲城椽头蒸馍,凡是吃过的人,无不拍手称绝。
      椽头馍严格按照传统的揉面、搓条、手工制作、土法蒸笼,加工生产。同时为了满足现代市场要求,采用了盒装箱装等礼品化包装,使椽头馍既保持了固有的传统风味,又迎合了现代人馈赠亲朋的消费理念,从1998年起,蒲城椽头馍就远销西安、上海、北京沈阳、广州等城市,还漂洋过海进入日本、法国、英国等国家,成为世界认识中国、认识蒲城的一个载体.因其状如椽头而得名,距今已有200余年的制作历史,为蒲城特有的传统食品而声名原扬。相传古代地方官员多以椽头蒸馍用麻纸包裹装箱,作为上贡皇家及执政大员之礼品,也曾远销湖广各省。在制作方法上别具一格,蒸馍时不使碱,发酵程度要求严格,面团要反复盘揉,所以椽头蒸馍内 酥外光,含水分少,不佐菜疏吃,则甘香满口,且便于携带,又耐久贮,成为宴会待客,馈赠亲友,外出旅游必备美食。
二、历史


      蒲城历史上出过不少名人。清末有过一位大学士王鼎,曾以死保荐林则徐。辛亥革命后出过水利专家李仪祉,还有爱国将领杨虎城。蒲城椽头蒸馍和许多名人都有关联。渭南和蒲城剧团演出的秦腔《王鼎尸荐林则徐》,有蒲城乡党给王鼎送椽头蒸馍的情节,不知有何依据?想来也在情理之中,不一定有,也可能有。毕竟那个时代蒲城最著名的食品是椽头蒸馍,作为既贵重又表示乡亲情谊的赠品几乎无可替代。而杨虎城将军主持陕政期间,常常从家乡蒲城买得椽头蒸馍以飨佳宾,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实。原陕西省政协常委周梵伯老先生,1909年生,早年曾追随杨将军。他告诉我,杨将军当年在西安举行家宴,常以蒲城椽头蒸馍款待客人。有朋自家乡来看望他,也有带椽头蒸馍的,用白纸包裹,一般一包六个,约一斤。
      蒲城椽头蒸馍也曾飘洋过海,到了欧洲。这是曾任我国驻欧共体第一任代表团团长李连璧经历的事。李在外交岗位结识过不少外国朋友。其中卢森堡卢森堡中国友好协会主席佛朗克,对中国人民感情至为深厚,曾数十次访华。佛朗克很爱吃中国的馒头。1981年佛朗克再次访华到杭州。当时任陕西省副省长的李连璧,带了一篮蒲城椽头蒸馍,赶赴杭州送给这位老友。佛朗克极为高兴,他说:这是我最爱吃的食品,我要带回国去,和亲朋好友共享。以后佛朗克又几次到西安,都提出要吃蒸馍,并带回卢森堡去。
      旧中国时买卖蒸馍,一般都是数个个,没有用秤秤分量的。可蒲城椽头蒸馍不同,从来都要用秤秤,流传一句民谣说是“蒲城的蒸馍用秤秤”。足见蒲城椽头蒸馍质量之好,名声之大。近几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蒲城椽头蒸馍已经走入市场,成为过往蒲城游客必购的地方名贵食品。希望蒲城椽头蒸馍在保持优良传统的同时,能够进一步提高质量,与时共进,制作得越来越好,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

我的网络营销能力秀:http://www.wm23.cn/lixiaochen

我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331747967

我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2331747967

lixiaochen(2014-11-0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