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魁是原平市的传统吃食,原名“锅馈”,是一家面饼铺的学徒偶然创制出来的。一日店主和师傅出去办事,徒弟便把做月饼剩下的面粉,加了点油酥,包点糖馅,压成鞋底样的饼子放入烤炉。师傅回来,见徒弟咬着个黄澄澄、香喷喷的饼子吃,拿来一尝,酥脆香甜,味道妙极。此后,便按徒弟的做法制饼,上市销售,生意兴隆。取馈赠之意,叫“锅馈”。
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慈禧逃难路经原平时,县官邢夏林准备的筵席上就有“锅馈”。慈禧食之津津有味,听说此食叫“锅馈”,就信口赞道“不错,不错,炉食之魁嘛!”从此把“锅馈”就改名“锅魁”了。
锅魁是一种烤制的面食。原平锅魁因历史上夺当地炉食之魁而得名,其状若块,约三寸长,寸许宽,卷边滚圆。根据包馅与不包馅可以分成空心锅魁和实心锅魁两种。包馅的称空心锅魁。应市的多是甜馅锅魁,最上乘的是玫澄锅魁。锅魁饼面橙黄色,具有香、甜、酥、脆的特点,加之包馅的不同,又各具风味,使人久食不厌。原平锅魁供不应求,除畅销本省外,还直达京津,北上内蒙,南下四川等地。
原平锅魁制作历史悠久,至今已有300余年。它是一种面制炉烤的甜馅饼子,宽约寸半,长约3寸,圆边长方形,每个重2两。其表皮呈黄红色,特别香、甜、酥、脆。嘴嚼利口吵沾牙,入口自然能团化,存放色味不变,始终酥脆如初。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