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轿封 宜丰风俗
在宜春城南的一些地方,尤其是明月山一带,至今还流传着“对轿封”这一奇特的迎娶习俗,那可真是难煞新娘的一种习俗啊! 所谓对轿封,就是新郎官委派花轿前往新娘家迎娶时,暗地里写好几个对子的上联,交给轿夫的领班,迎娶时,轿夫的领班拿出已写好的上联,当众唱念出来,让等着上轿的新娘对出下联。目的是测试新娘的文才和思维反应能力,增加婚礼喜庆热闹的气氛。 据考证,对轿封这一婚俗起源于清朝的道光年间。 道光 13年间,明月山脚下的胡家村有个喜欢读书的后生,名叫胡桂生。桂生家境贫寒,食不裹腹,根本就念不起书。所幸的是,桂生有个教私塾的远房叔叔。叔叔从书馆回家后的闲暇之时,教桂生识几个字。桂生天性聪颖且又肯钻研,几年下来,他也能断文识字,乡里乡亲要写个帖子、修封书信都来找他。 离胡家村五里之远有个李家村,村里有个李员外。李员外膝下无子,只有一女,名唤春娥。春娥年方十九,虽无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之容貌,却也生得婷婷玉立,楚楚动人,更兼素喜诗文,精通文墨,李员外视女儿为掌上明珠。 李家有淑女,媒婆跑细了腿。一些媒婆见春娥长大,个个前来说媒。可任媒婆那三寸不烂之舌如何搅动,春娥就是不点头。一日,春娥随一侍女一同到集镇上赶墟。当她走到一间中药铺的门前时,猛地被药铺里走出来的一个后生撞了一个满怀!春娥顿时满脸飞红,跟在一旁的侍女倒是发了话:“你这个人眼睛长到头顶上了,怎么随便撞人?” 那后生正是胡桂生。桂生的母亲这几日身感不适,桂生是个孝子,赶忙来墟上抓药,由于急着回家,未留神,一头撞上了一位小姐,没想到小姐没吭声,丫环倒神气起来。桂生只得赔礼道歉,忙说:“失礼失礼,还望小姐莫怪才好。” 春娥一见桂生斯文,说话也有三分雅气,心里登时一动。 “莫怪?轻巧?!”侍女快言快语,说话不饶人。“要我家小姐莫怪可以,但你得对我们小姐一个对子,对好了,大路朝天,各走一边,没对好嘛,告你到官府,问你个轻狂之罪。” 春娥对桂生本有三分好感,心里头也确实产生了想试探一下桂生才学浅深的念头,只是不便贸然行事。听丫环这么一说,正中下怀,她嗔怪地乜了丫环一眼后,轻启红唇说了个上联:“大将军骑海马身披穿山甲。” 桂生一听,知是小姐以药说药,上联用了“大将军”、“海马”、“穿山甲”三味中药。桂生知晓,要对好下联的话,也必须如法炮制,才能承上启下。可该怎么办呢?恰此时,见一青年用手推车推了妻子来赶墟,于是机灵一动,略一思索,便不慌不忙地道出了下联: “红娘子坐车前头戴金银花。” 桂生的下联中也用了三味中药:红娘子、车前、金银花,且对仗工整,珠联璧合,天衣无缝。春娥一听,心中又是一喜,随口又道来:“有药皆妙。” 桂生答道:“无丹不灵”。 春娥心中大喜,信口又道来:“一阵乳香知母到”。联中又用了“乳香”、“知母”两味药。可上联一出口,春娥便顿生悔意,我怎么出了个妄自尊大、沾小便宜的上联呢?桂生倒还没想到这一层,他想了想就答了下联:“半窗桂子防风来。”联中也用了“桂子”、“防风”两味药,可话一出口,心中叫苦不迭,上这小姐的当了,照这联一琢磨,那岂不是她为母我为子? 就在那一瞬间,两人的脸如红潮,分手而去。 春娥虽对自己出联不恭有些悔意,但为找到这么一个相貌英俊、文思敏捷的年轻人而更多的是幸福与高兴。当她得知那后生是胡家村人时,便顾不得羞涩,悄悄地把心事告诉了母亲,请母亲作主,请媒人前去胡家村提亲。春娥的母亲又婉转地把事情告诉了夫君李员外。李员外原本就是个开通之人,能让女儿今生过得幸福、开心,他何乐而不为?于是便请了媒人前去作媒。 自那天分手之后,桂生的心里头也一直在思念那位漂亮、聪明、有文才的小姐。叹道:假如能娶得这么一位小姐为妻,白日男耕女织,夜晚诵书对联,岂不幸福、快乐如神仙?不,这是不可能的,桂生又自我否认了。人家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能看上我这么个穷苦种田人?快别自作多情了吧。桂生心里还有一点“疙瘩“,就是那小姐似乎太狂了一点,素味平生,开口才说几句就妄自尊大,好不知羞也。他想,日后假如还有机会的话,定要“回敬”一番。 可万万想不到,喜从天降!数日后,李员外遣来的媒人登了胡桂生的家门,女方正是那位在墟上出联的小姐。桂生的爹妈心里老大的不踏实,一个大户人家的千金能看上我们种田的穷小子,莫不是来寻开心吧?桂生则满心欢喜,对爹娘说:“我要娶的是小姐,又不是娶她的家产,您二老就不用担心了。” 亲事很快就定下来了,报了生庚八字,算命先生一掐指头:天生一对,地造一双。李员外一家自然高兴,择了女儿春娥出嫁的吉期。吉期说到就到,这日,桂生家请了喜乐班子和花轿前往李府迎亲。出门时,桂生塞了几张写了字的纸片给轿夫领班,说:“我这里有几联,拜托你当众读上联,请小姐对下联,若跟我所写的下联相差无几,你们即可将小姐迎接归来,若小姐对不上来,你们就到那多等上几个时辰不妨。” 轿夫领班姓易,原本是个喜爱热闹的人,听新郎官这么一说,心里更高兴,心想,这回有好戏看。于是满口答应下来,领着喜乐班子和轿子,一路往李员外家而去。李员外家张灯结彩,宾客众多,喜爆鸣响,好不热闹,当李员外盛情款待好迎娶新娘的队伍后,司仪就喊:“发送新娘……” “且慢!”正在这时,易领班说话了:“新郎官有联在此,须得小姐对好了方可发嫁。”李员外顿时就愣住了,心想,我都活这么一大把年纪了,还从来没有见过对对子发送新娘的事呢?若答应下来,又怕春娥犯难;若不答应呢,又恐乡党嘲笑小姐胸无文墨,员外赶紧来到小姐的绣房,把这事告诉给了春娥。 春娥是何等聪明之人,她完全清楚这是桂生就上回墟日的最后一联耿耿于怀呀。春娥想,古有苏小妹洞房花烛之夜三难新郎秦少游一段佳话,今胡桂生又要演绎一个三难新娘李春娥的佳话,我理当应允。于是,发下话来:“请报上联。” 这时,李员外家的门里门外站满了看热闹的人,几乎堵塞了半条村街。易领班听绣楼里小姐传下话来叫报上联,心想,好戏开始了,忙吩咐身边人,若小姐对出下联的话,即放鞭爆五千响!吩咐已毕,便从兜中掏出新郎给的纸条,朗声朗气地读出了上联: “乾八卦坤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卦乾坤配合”。李员外见女儿春娥敢应对,于是心中也不胆怯,便叫司仪笔录下上联,由丫环速速送入春娥房中。春娥读了上联,心想,此联虽有四分俗气,却还有六分喜气。想毕,遂提笔在香笺上写了下联。 丫环用锦盒装了下联,速送于司仪。司仪取了香笺,当众高声念来: “鸾六声凤六声六六三十六声声鸾凤和鸣”。易领班听了下联,垂头一看,竟和新郎官事先写下的下联只字不差,不禁喝了一声彩:“好!快,点鞭爆!” 乒乒乓乓的鞭爆声和众人的喝彩声一齐响起,热闹非凡。鞭爆声刚止,易领班又念了一个上联: “穷家薄业度日难抽身退步还来得及。” 上联传至绣楼,春娥一看,知是郎君的一番苦心,心想,事已至今日,难道郎君还不明白我的心么?她沉吟少许,挥笔写了下联: “双手十指勤为贵百年恩爱亦不为少。” 下联一经传出,门外又是一阵震天的鞭爆声和喝彩声。少顷,第三联又传了进来,春娥展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膏可吃药可吃膏药不可吃。” 春娥明白,这是桂生上回对联所受之气至今尚未消尽,不禁自言自语道:“呆子啊呆子,今日是你我夫妻百年合好的大喜之日,你为何出这么一道药字联,这多扫兴?事情已过多日,你还念念不忘旧事。男子汉大丈夫,小家子脾气不改岂能顶天立地?”春娥少加思索,挥笔将下联一挥而就。司仪接了小姐传来的下联,展开就读: “脾好医气好医脾气不好医” 易领班本来识字不多,对楹联纯属外行,可一听司仪念的下联,觉得非常好,他看都没看带来的下联,脱口而出:“好!妙!高!快,点一万响鞭爆!” 春娥姑娘文思敏捷,优雅风趣倾倒了看热闹的乡邻乡亲,众人齐声喝彩,四下里鞭爆声不绝于耳。人们说,这方圆几百里,上下几百年,从来没有看见这么热闹的喜事场面。易领班率一班喜乐吹吹打打热热闹闹地迎走了春娥姑娘。春娥姑娘与桂生结婚后,夫妻俩恩爱无比,小日子过得挺滋润。 自打这个时候开始,宜春城南一带的村民迎娶新娘时都要对对联,冠之以名“对轿封”。所出的对子一般都是些男婚女嫁的喜庆对,如:( 1)花轿登门迎淑女 佳人乘龙配才郎( 2)千年莲花开并蒂 百世姻缘结同心( 3)半夜二更天,子女合好 八月中秋节,日月同明( 4)一顶彩花轿来某府迎淑女 两朵紫金花往某府配佳郎等等,气氛非常热烈。因此,在这一带的百姓当中,较为重视子女(特别是女儿)的文化学习,倘女孩学习不用功,父母则会说:“如今不用功,出嫁的时候看你怎样走出娘家门?” 现在的宜春城南一带,很少再见到“对轿封”这种热闹场面,取而代之的是轿车接新娘了。
“对轿封”是一种在鄂东南农村流传较广的婚嫁风俗,据说起源于苏小妹洞房三难新郎。
“对轿封”的大致过程是:结婚前一天,女方家出一上联写在红纸上送到男方家。男方家根据上联题意对出下联。结婚这一天往女方家迎娶新娘时,将该联贴于花轿两侧(不用花轿的,贴在车辆两侧),也有的地方是男方出上联,女方对下联。
一般平民百姓出联和对联时,都会请当地最有才学的“知识分子”代笔。所以对联的水平实际上代表了当地人的才学高低。如男方不能对出女方的出联,则会受到女方的轻视,甚至拒不发轿。男方须放爆竹赔礼才能将新娘接走。这是一项非常高雅的文字游戏,既增添了婚嫁的喜庆气氛,又显示了嫁娶双方的文化底蕴和品味。如流传在阳新的一副老轿封对:
乾八卦坤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卦卦乾坤已定
莺九声凤九声九九八十一声声声莺凤和鸣
这是高手制作的名句。
阳新龙港曾有陈成两姓联姻,过去的女人以脚小为美,陈姓新郎官上门看亲时曾撩开女方的裙子想看其脚大小。结果此事一时被传为笑柄。娶亲时,女方便以此出一上联:
挑脚成挑脚看大脚小脚?
新郎官久思不得,差点下不来台,幸亏有一饱学之士对出:
抱耳东抱耳听重耳李耳!
重耳乃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晋文公,李耳即道家鼻祖老子。下联虽然平仄欠佳,但较上联又有气魄得多了。
还是在龙港,刘李两姓对亲,女方在轿封上赫然写了一上联:
十八字十八佳人愈看愈美
这是一边拆字联,说的是姓李的十八岁女子特别漂亮。
姓刘的文人甚多,你既然拆析李字,我何妨不也拆析刘字:
卯金刀卯金家业越战越强
繁体刘字就是由卯金刀三字组成,这一副拆字联意味令人捧腹。
有一对佳偶重阳节成亲,男方去的轿子红煊煊的贴着一上联:
黄花节接黄花女
这一上联妙就妙在不光点明了重阳节,且“节”和“接”同音。
女方大费文思,终久对出:
红叶笺签红叶诗
下联不光对得贴切工整且更显高雅。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