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37年出版的《潮州年节民俗谈》一书中对于潮州青龙庙会有着这样的描述:花灯美景,百戏杂陈,鼓乐喧天,爆竹震耳,游人达十万余,全城如醉如狂。
青龙庙也称安济圣王庙,位于潮州古城南堤顶江边,始建于明代,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潮州人之所以对古庙及庙会“情有独钟”,是因为庙中有人们所敬仰的民间英雄——王伉。王伉是三国时期蜀汉永昌太守,历史上保土安民有功,死后当地人立庙纪念。因多次救民众于水火,被历朝加封至安济圣王。几百年来,王伉恩泽百姓的美名传遍潮人所在的每个角落,庙中香火不灭。潮人向来尊师崇师、懂得感恩,王伉扶贫济困、为民解难的可贵精神品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潮人,后人把每年农历正月十三至二十八定为青龙庙会。
潮州青龙庙会阔别潮州已经64年了,生活在潮州50余年的我却在2014年的正月里有幸得见。为了拍摄好这场活动,我事前做了2次巡游路径踏勘,选择好牌坊街、潮州西湖牌坊、国王宫巷口、人民广场等地标性拍摄机位,计算好队伍到达代表性地标的大概时间,确定好要重点拍摄的青龙庙大老爷、木偶戏、潮州大锣鼓、布马舞、英歌舞、鲤鱼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面,为了行摄方便灵活,决定随身只携带2机2镜(24-70mm、70-200mm),放弃背包和三脚架。
为了抢占先机,廿四日早上5点半我便到达青龙庙,有幸成为几个能够进入庙内拍摄的幸运者,说也奇怪,今年正月的潮州天气一直是阴天不见阳光,可就在当天6时50分祭拜时,金黄色的太阳从东边的笔架山后升起,神光照耀在青龙庙上空,当天的潮州城上空呈现蓝天白云丽日,隔日天空又变阴天。庙会的重头戏是正月廿四日以《弘扬民俗文化,唱响潮人乡情》为主题的文化踩街活动。8时,由1200多人组成的“传承、非遗展示、潮韵、乡情、展望”五个方队巡游队伍从青龙庙出发,途经市区牌坊街、中山路、环城南路、新桥路、人民广场、枫春路,最后回到起点,全程约10公里。文化踩街活动吸引了近30万市民争先观看,熙攘的人潮,席卷着一张张兴奋欢愉的笑脸,喧嚣的锣鼓激荡出整齐有序的节奏,巡游队伍就这样在几十万人的簇拥下振奋前进着。
每在一个事先确定好的机位拍摄完毕之后,我便迅速地赶到下一个机位等候。这样的拍摄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对于我来说就好像扛着相机进行马拉松一般。因为我的“贪心”,希望拍摄下这场盛事的每一个细节,无论是宏大的场面还是鲜艳的服饰,通通都想记录镜中。待我完整记录了大老爷、大夫人、二夫人更衣、上轿、沐浴、出宫祭拜,跟着巡游队伍一路到达人民广场观礼台的全过程,已是汗流浃背却也心满意足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