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海盐民风民俗之祭祀

家乡区县: 浙江省海盐县

我的家乡海盐,是江南一个饱含文化的地方。海盐有着丰富的民间文化,像滚灯,灶头画,骚子歌等等,数不胜数。它们有些被人们收集整理出来,慢慢变成一种民间文化,不断传承下去。但还有一部分虽没有成文介绍,却也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传统民俗。譬如,今天我要切入的祭祀文化就是其中的一种。
祭祀,对青少年来说显然是很陌生。它更多地表现在老年人的生活与话语中,大多是一种祈求幸福,平安,或是世代相传的行为。而且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代都有不同的祭祀文化。海盐也有着独特深厚的祭祀文化。
与我住一幢楼的一些老人家,他们让我了解到了这种文化的魅力。我去咨询过他们,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一种对“土地爷”的崇拜与祭祀,这里就有许多的风俗习惯。像这种祭祀,一年分为三次,分别在过年时,清明时和七月中旬,大多的行动表现为点点香,烧烧纸钱,还有一些食品的供奉。这些程序,有时烦琐至极,有时又趣味横生。它们完完全全地在民间流传,就连现在无所不能的“百度”也没对这种文化作成文注释。这给海盐的祭祀文化更添一股神秘和一种韵味。
祭祀文化中,更有代表性的还是海盐的灶头画。
海盐是江南流行灶头画的典型地区之一。灶头画,有着题材丰富,内容多为喜庆形式的特点。我觉得它的实质就是一种对喜庆的向往和文化的反应。现在,灶头画渐渐以艺术品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眼前。灶头画,我们所见的典型的有《司命灶君》,《八仙过海》等等。我常见到一些人家把像《司命灶君》这样的灶头画贴着,供奉着。这上面,一定有着什么象征,虽然这在我们眼中,只是一张画,甚至一张纸,但在我们的父辈以及之上,却给它赋予了另一种带来福气,驱走晦气的功能。而且还做得如此庄重,虔诚。以至于当我拿它们开玩笑时,大人还一本正经地告诫我:不可以!在科学的解释下,这些祈祷的方式都被打击得千疮百孔。但它仍深深扎根在人们内心,扎根在海盐人内心。这就是一种隐隐地期盼幸福,希望有所寄托的心理,这,就变成了文化,深深寄托思想的海盐祭祀文化。
可以看到,海盐的大部分祭祀风俗都是正面的,积极的。
正如前面所说的,现在大部分的祭祀风俗都是在老年人的生活与话语中。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可以去适当地了解一些相关的文化,习俗。海盐的祭祀文化,风俗习惯还远不止这些,它们都散发着民间独特的魅力,如同宝藏,等待发掘。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是一代代传承着这样的习俗,不能在我们这一环断裂。我们都熟悉那已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滚灯,骚子歌,但在我们身边,同样有着可以与它们相提并论的风俗习惯、文化,就像这祭祀。
海盐的民风民俗一展开就丰富多彩,而这祭祀文化仅是海盐风俗文化的冰山一角,但海盐民风民俗仍可以从中可见一斑。这是精神的世界,展现的是海盐人民精彩的精神生活;透露出的是这个江南县城的无限魅力。这祭祀,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海盐文化的千姿百态。

安一(2014-11-0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