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泊湖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高山堰塞湖,著名旅游、避暑和疗养胜地,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际生态旅游度假避暑胜地,世界地质公园。总体规划面积为1726平方公里。以湖光山色为主,兼有火山口地下原始森林、地下熔岩隧道等地质奇观,及唐代渤海国遗址为代表的历史人文景观,是可供科研、避暑、游览、观光、度假和文化交流活动的综合性景区。镜泊湖于1982年被国务院首批审定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2006年被世界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地质公园(园区规划面积1400平方公里)。2008年被国际休闲产业协会、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中国国际名牌协会评为中国十佳休闲旅游胜地,2010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镜泊湖世界地质公园、镜泊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镜泊湖景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牡丹江市西南部的宁安市境内(东经120°30′~129°30′,北纬43°46′~44°18′)。处于哈尔滨—玉泉—亚布力—大海林中国雪乡——镜泊湖旅游线路的终点,是黑龙江省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从更大范围看,牡丹江—镜泊湖处于东北亚旅游圈的中心位置,东南是著名的俄罗斯海港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南部和西南是著名的吉林省长白山天池旅游区和松花江源头—松花湖旅游区,向西一路则经过大海林中国雪乡、亚布力滑雪场、玉泉狩猎场、哈尔滨、五大连池等著名风景区及城市,这些构成了镜泊湖得天独厚的区位环境。镜泊湖在牡丹江干流上,北邻牡丹江市80多公里。东距绥芬河130多公里,南接吉林省敦化市,距长白山250公里。西靠海林市。镜泊湖南北长45公里,东西最宽处6公里,最窄处300米,水域面积80平方公里,库容量1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68%以上。
镜泊湖水系包括大小约30多条河流,呈向心式汇入湖中。这些河流多属山溪性质,水流湍急,径流集散速度很大,具有含沙量小、年径流量大、流量季节变化明显、冰期较长等特点。镜泊湖南北长45公里,东西最宽处6000米,最窄处300米,一般宽度在500~1000米之间,最深处70米(在镜泊湖北部水域),水面积79.3平方公里,蓄水量约16亿立方米。第二大湖泊小北湖长约6000米,水面积3.80平方公里。镜泊湖水位年内变化特征如下:最高水位多出现在八月至九月,最低水位多出现在三月至四月,多年平均水位为347.95米,最高水位为354.43米,最低水位为339.17米。镜泊湖水源于牡丹江。牡丹江发源于吉林省长白山牡丹岭,江水比降大,镜泊湖距牡丹江源头约300公里,落差达750米左右。
镜泊湖山脉位于长白山张广才岭与老爷岭过度地区,属低山丘陵地貌。湖西山势起伏较大,湖东及湖南山势较平缓,湖北是熔岩台地,地势平坦。镜泊湖景区北部地貌复杂,分布着大小12个火山口。山脉最高海拔1260.7米(鹿苑岛西面的老黑山),最低海拔339.17米(最低水位标高)。镜泊湖地质构造结构主要为花岗岩、珍珠岩、玄武岩等。园区西北部的火山群自一百万年前不断喷发,形成了一条长达百余里的玄武岩台地,距今四千八百年前左右的最后一次火山爆发的熔岩堵塞了牡丹江河道,形成了世界最大的火山熔岩堰塞湖—镜泊湖,还形成了小北湖、钻心湖、鸳鸯池等一系列大小湖泊。
镜泊湖位于中纬度亚洲大陆的东岸,属温带季风气候类型。区内年平均气温为3.6度,最高温度为36.2度。因其群山环抱、森林密布、水域辽阔及华夏峡谷的地形结构对湖区的小气候产生了微妙影响,夏季早晚温差较大,凉爽宜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