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生(1910-1995)原名曾振生。广东惠阳(今宝安)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授少将。获三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会员,中共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代表,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曾生,原名曾振华,父亲是澳大利亚的华侨工人,母亲则是一位善良、纯朴的农村妇女。1923年,13岁的曾生离开故乡,随父亲去悉尼半工半读。曾生在悉尼的商业学院毕业后,考虑到商业不能救中国,加上父亲想回家乡安度晚年,于是他便放弃商业学习随父亲回国。
1929年9月,曾生考入中山大学附中,在黄明堂办的学旅寄宿。但就在当年秋天,两广军阀混战,张发奎联合广西军阀李宗仁、白崇禧,进攻军阀陈济棠控制的广东。房东黄明堂是张发奎的部属,他秘密联络一些人,策划推翻陈济棠的统治。陈济棠很是不容,亲自带人去抄黄明堂的家,把曾生等一批在黄明堂学旅寄宿的同学抓走,投进了监狱。
在监狱的墙上,曾生看到许多共产党人写的革命标语、口号和诗词,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共产主义一定要在中国实现!”“中国共产党万岁!”等等。他这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一个为国家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而奋斗的党存在。他开始认识到中国的未来只能寄希望于中国共产党。此次,曾生对共产党产生了好感和信仰。出狱后,曾生就留心打听有关共产党的消息,注意阅读共产党和进步的书刊,拥护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政治主张。
"一二·九"运动时,曾生担任广州市学生抗敌联合会主席,带领学生、市民二万余人游行示威,当游行队伍到省教育厅请愿时,省教育厅不见人影,同学们一怒之下,捣毁了压制学生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的教育厅。有的同学拆下了广东省教育厅的牌子,当作胜利品扛回了中山大学操场。这是一次由中山大学学生发起组织的广州“一二·九”抗日示威大游行,影响甚大。直到1948年,曾生第一次见到毛泽东,毛泽东还对他说:“你们打了不准抗日的教育厅,打得好!”
但因为此事,“南天王”陈济棠大为震怒下令通缉,中山大学也停止了曾生的学籍。曾生一个晚上要换几个宿舍睡觉,后来在中山大学中青支部的帮助下,曾生只得跑到香港“避风头”。他在“日本皇后号”邮轮上当听电铃的“走钟仔”,照顾旅客洗澡,筹办“余闲乐社”组织爱国海员,宣传抗日募捐钱物。
1936年9月,中山大学中青支部通知曾生,陈济棠垮台了,对他的通缉令也解除了,要曾生尽快回校复学,并解决入党问题。
1942年,曾生任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副总队长。1943年,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改称东江纵队,曾生任司令员,在上级党组织领导下,积极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接连收复失地,威震南粤。东江纵队八年抗战,歼敌9000余人,部队发展到11000人,曾生成为我党在华南抗日战场上的一面旗帜。1945年8月15日,曾生被朱德总司令指定为华南抗日纵队代表,接受在广东的日军投降。曾生为东江纵队和华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为发展华南敌后抗战和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历史性贡献。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