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来之笔--沈括故局

家乡区县: 镇江市京口区

     北宋时期的科学家沈括,老年就居住在镇江。他自幼勤奋好学,少时就读完了家中全部藏书,为自身打下了研学的基础。风华正茂时开始当官从政,期间还致力于学术研究。尤其先后做过书籍编校和集贤院校理,有幸读到诸多的民间及皇家藏书,大大扩充了自己的多才学识。

    据说沈括年轻时,夜寐进入梦境,每每见到一处景色秀美之地,花木烂漫,小溪欢畅,梦中总是流连而忘返。数年后沈括过镇江见到了这宛若梦中所游之地,不禁惊喜万分,于是决意在此建舍助屋,将门前小溪命名为“梦溪”,将居所定名为“梦溪园”。
沈括告老退休后,便定居在这里,潜心写作,认真总结自己人生所见所闻所思的经历及所进行的科学活动,编撰而成了闻名中外的科学巨著《梦溪笔谈》和《忘怀录》

     天亦有情,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中华大地造就了这位出类拔萃的伟大科学家。《梦溪笔谈》是世界科技史中的一份宝贵的遗产,现有英、法、德、美、日等国家的译本。书中所涉及的科学条目达二百多条,内容包括数学、天文、气象、地质、地理、地图、物理、化学、冶金、水利、建筑、生物、农学和医药等许多领域,被英国研究中国科技历史的权威李约瑟博士称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十一世纪的科学坐标”。 为了纪念沈括的功绩,世界天文学会还将第2027号小行星命名为“沈括小行星”。
     人亦无情,在沧桑巨变的岁月里,有多少高楼大厦辉煌诞生的同时,这座富含历史骄傲载体的前贤故居,竟然被后人损毁衰败了。原有面积约十亩的梦溪园,虽经政府近年的投资修复,也只剩余2亩左右,园里的诸多建筑仅保存了2幢。故居大门的上方有今世镇江名人茅以升题写的“梦溪园”横额,门前的溪水却早已没了踪影。左右两侧精美的石雕门墩,古色里似乎浸透出昔日甘甜溪流的苦涩痕迹。一层结结实实的水泥路面,厚厚覆盖了今人寻溪的愿望,最终回到相距一千年前与沈括异枕同梦的幻觉。

     幽静的故居空间,一方小庭园,翠竹摇曳,绿萝漫墙,怡人的景色里却是人影寥寥。现今的人们,把祈愿和热情大都给了寺庙和山水,岂不知,这里是加强中华文化底气的真正圣地,这里是加深人脑智慧的无价宝地。但愿一心报考大学的学子来此祈愿成功,但愿专心专研专业的人士来此修行长进。
院里前后两进青砖平房,现开辟为沈括纪念陈列室。进入室内,沈括的全身塑像从容大度,左手紧握陨石,右手覆于书上,儒雅而睿智。由文字图片、模型、实物组成的的展品,既介绍了沈括的生平简价及大事年表,又集中展示了沈括在诸多领域的科研成就。室内抱柱上的一幅对联高度概括和评价了沈括的一生:沈酣于东海西湖南川北国之游梦里溪山尤壮丽;括囊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谈论自纵横。
你可能没想到,现在通用的“石油”一名,首见于沈括的《梦溪笔谈》。当时沈括注意到了石油资源的丰富,认为“生于地中无穷”,还预料到“此物后必大行于世”。果不其然,一千年后的今天,不仅真的大行于世了,还成了社会发展的天天不能断顿的经济食粮。看来沈括不仅是个知识渊博的科学家,还是一个神机妙算的预言家。

文艺范儿(2014-11-0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