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战国红

家乡区县: 张家口市宣化区

      战国红玛瑙是近几年才有的一个对特定玛瑙的称呼。红缟是个广义称呼,纹带呈缟状者称缟玛瑙,其中有红色纹带者最珍贵,称为红缟玛瑙。所以战国红玛瑙指的是辽宁北票红黄色为主的红缟玛瑙新品种。

      “战国红玛瑙”是对一种彩色缟玛瑙品种的称呼。该种玛瑙与出土的战国时期文物中一些玛瑙饰物同料,因此把此种玛瑙称为战国红玛瑙。
战国红,黄为尊,红为贵,色多而不杂谓之君臣分明,此曰“君臣之纲”;缟玟幻化无常,水线穿梭其中,此曰“无常之道”;光华内敛,华而不张,乃玛瑙中君子者也。

      玛瑙由于纹带美丽,自古就被人们使用,是我国传统的玉石。春秋战国时代出土玉器中,常见成串的玛瑙珠组成的项饰。山西侯马上马村春秋墓出土两玉串,大的一串由玛瑙珠、骨珠、玉珠、玉环、玉兽等20枚组成,珠的形状有枣形的、管状的、珠形的、六棱形的、长方形的,都有穿孔。战国中山国王墓出土玛瑙项链2串,1串222粒,1串74粒,管形,最为可贵的是这些珠子均为红缟玛瑙琢成,至今依然五光十色,熠熠生辉。战国时期玛瑙圈和玛瑙觽也比较多见,该是组配的一部分,但这些东西多为单色白玛瑙制成,极少有用红缟玛瑙的,这个时期也有用红缟玛瑙作为剑饰的,多为素面,依据自然花纹巧雕,抛光细致,光泽强烈。
战国红玛瑙是不是战国红玛瑙玛瑙的简称呢?云南产红玛瑙早有记载。《徐霞客游记》载,他到了云南一个叫玛瑙山的地方,玛瑙山“上多危崖,藤树倒罨,凿崖迸石,则玛瑙嵌其中焉。其色月白有红,皆不甚大,仅如拳,此其蔓也。随之深入,间得结瓜之处,大如升,圆如球,中悬为宕,而不粘于石,宕中有水养之,其晶莹紧致,异于常蔓,此玛瑙之上品,不可猝遇,其常积而市于人者,皆凿蔓所得也。”据考玛瑙山就在云南保山市附近。
明万历徐应秋的《玉芝堂谈芸》谈到玛瑙也说“生南方者色正,红无瑕,生西北者色青黑,谓之鬼面”,“红色者为重,内有五色缠丝者胜之”。读张增琪先生著《滇国与滇文化》,就知道滇国的墓葬中玛瑙饰物出土很多,有红玛瑙,白玛瑙,灰白色条纹玛瑙和浅红色缠丝玛瑙。大多半透明,玻璃光泽,有不同的式样。可以知道,汉时滇人就玩着红玛瑙了。曾经请教过古玩市场的前辈,询问大批的战国红玛瑙珠子从那里收来。告知多数是从哀牢山深处的少数民族手里换来的。那里的人以红为贵,以红为美,将珠子串做项链挂在脖间。甚至有将珠子缀在大块的布上披在背上,以为可以通神。经过数年淘换,战国红玛瑙制品已经是及其罕见了。徐霞客说的玛瑙山,就在哀牢山的支脉。 此所说战国红玛瑙应该是指云南的南红玛瑙。

      据了解“战国红”是玛瑙市场价格飙升很快,并且相对稀少的玛瑙品种,主要产自我国玛瑙之都辽宁省阜新和朝阳交界的地区,主要矿石大都出自北票一座小山。产量较低,潜在储量不大,颜色绚丽,因此为玛瑙爱好者所喜爱。这种玛瑙的摩氏硬度大约在6.5左右,不透明,质地较脆,并且石皮较厚,雕刻较困难,出材很低,因此,市场所见多为手串,或较小雕件、半原石作品或原石,极少见到中大型玛瑙作品。
“战国红”玛瑙之美在于其色的浓艳纯正,其质的光华内敛,其形的温润娇嫩。颜色有红、黄、白,以红缟多见。好的战国红玛瑙其红色纯正厚重,类似鸡血石;其黄色凝重温润类似田黄;其白色飘逸如带。红缟和黄缟集于一石或全为黄缟者较为珍贵,带白缟的更少见。部分战国红玛瑙多带白色水晶晶体。
由于资源缺乏、出材率低、当地政府禁止私人无计划开采,矿石价格不断飙升。就战国红玛瑙的成品而言,由于料子珍贵往往珠子手工磨制大小不匀,多有石皮;小的雕件、挂件和手把件也往往因其自然状况进行雕琢,较为粗糙、简单。工艺细腻、附加值较高的作品较少见。即便这样价格也已动辄上千。而其他产地的战国红缟玛瑙也随着环境保护和有序开采的需要,逐渐禁止或限制开采。大大减少了货源和供应。

旺仔牛奶tyc(2014-11-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