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是一个安静美丽的城市,她孕育了无数杰出的人才,以自己的血液为中国历史车轮的前进提供了独特的动力,为中国的崛起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我的小学是杨仙逸小学,我想很多人都不了解甚至不知道杨仙逸这个人。杨仙逸烈士(1891——1923年)出生于华侨家庭,字学华,号铁庵,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人。其父杨著昆,是旅夏威夷的著名侨商,有清末“中国两大糖王之一”的称号。杨著昆是孙中山挚友,他赞同孙中山的革命事业,在经济上大力支持孙中山。童年时代的杨仙逸深受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 1909年杨仙逸开始在美国就读大学期间,因十分赞同孙中山的“航空救国”主张,专门选择航空专业学习。1918年他在夏威夷创办“图强飞机公司”。同年受孙中山电召回国,共商国是。他担任“援闽粤军飞机队”总指挥,率飞机队轰炸叛军莫荣新部,为打败莫荣新部立卓越功劳。之后他去日本、美国等地向华侨募捐,其父也捐出大量资金,购回飞机十二架,组建了我国第一支空军队伍。 1923年,孙中山在广州成立大元帅府,杨仙逸担任航空局局长,接着他又创办广东飞机制造厂,并任厂长,数月后制成一架飞机,孙中山为表彰他的卓越功勋,亲笔书写“志在冲天”的横幅赠送给他。(现存广东省博物馆) 1923年9月,军阀陈炯明在惠州发动叛乱。孙中山派大军讨伐,杨仙逸亦参与作战,在博罗梅湖白沙堆前线,杨仙逸建议从水路进攻。在检查水雷时,水雷突然暴炸,杨仙逸壮烈牺牲。孙中山先生闻之,十分痛惜。大元帅府下抚恤令,并追认烈士为陆军中将,决定对烈士进行厚葬。杨仙逸遗体葬于广州黄花岗之东,墓碑是孙中山手书的“杨仙逸先生之墓”七个大字,墓道拱门上放着一飞机模型,象征烈士生平事业和冲天壮志。1927年,广东省0重修烈士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