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海洋大学教授攻克沙锥鱼人工养殖难题

家乡区县: 湛江市霞山区

      多鳞鱚鱼(沙锥鱼)作为海鲜美食之都湛江的常见海鲜,近几年来,多鳞鱚鱼的市场价格持续攀升。为了追逐利润,捕捞者采取了极端的捕捞方法,使该鱼种资源频临枯竭。广东海洋大学教授、高级工程师杜涛通过多年研究,成功让“多鳞鱚繁殖生物学全人工繁育技术研究”项目面世,解决了多鳞鱚鱼从野性到驯养的繁殖难题。

      多鳞鱚鱼是湛江沿海常见的鱼种,俗名为多喜鱼、沙锥鱼、沙钻鱼、船丁鱼、麦穗,为世界性浅海鱼类,具有广温广盐的特性。其肉质鲜嫩味美,含有一种具有5个双键的长链脂肪酸,可防止血栓形成,对治疗心血管等病有疗效,同时它既是经济性食用鱼类,又是著名的沙岸游钓鱼种,深受垂钓者喜爱。

       近日,广东省科技信息中心公布了“多鳞鱚繁殖生物学全人工繁育技术研究”项目,对多鳞鱚的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的突破给予肯定,称该项目对调整中国和世界目前水产养殖业结构具有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海洋大学高级工程师杜涛该对这一项目的成功,功不可没。杜涛表示,2012年10月,学校给予支持,由他承担广东省科技厅“多鳞鱚繁殖生物学全人工繁育技术研究”项目,当时经费支持为2万元。“这点经费远不够买野生种鱼的钱。”就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广东省海洋开发研究中心雪中送炭,对他的这一研究项目资助了两万元,最终 “多鳞鱚繁殖生物学全人工繁育技术研究”项目完成验收。

linxian(2014-11-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