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番禺石楼镇

家乡区县: 广州市番禺区

简介

石楼镇。美丽的珠江贯穿全镇南北,南濒深圳、珠海特区和香港、澳门,东邻东莞,北通广州,与黄埔港隔江相望。石楼全镇面积126.5平方公里,人口12万多人,是珠江三角洲工业卫星镇,广州地区科技镇,广州市创建文明示范镇,广东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广东省、广州市中心镇。莲花山客货运港进出口岸的依托支持,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储备丰富的土地资源,风光旖旎的黄金海岸,正在崛起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完善齐备的基础设施,优惠灵活的政策措施。

市政建设

“昔日荒地沙丘,今朝玉宇琼楼。”20多年的改革开放,塑造了一个全新的石楼,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条条通衢大道纵横交错,一个文明、富庶、美丽的海滨城镇已屹立在南海之滨。如今,镇城区面积达12平方公里,是1978年的6倍。近年,石楼镇以广州南拓为契机,确立把石楼建设成为新型工业产业化基地和商贸、流通、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比较发达,且具有水乡特色的现代化城镇作为全镇的发展定位。按照省中心镇的要求,从2003年完善了全镇总体规划,把全镇126.5平方公里进行重新整合规划,高起点修编城市建设用地和功能布局,进行了全镇旅游规划、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规划、跨国公司工业园区规划、现代渔港经济区规划、大岭村申报全国历史文化名村规划等。按照“总体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花大力气整治镇容镇貌,使人民生活环境和镇投资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仅2004年,区、镇两级就投入1.05亿元,重点搞好国康大道配套、莲花山工业路整治、骨灰楼建设、水产品集散市场规划、华山路、长江路、石化路官桥段改造、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石楼中学综合楼等工程,完善了镇区域的周边环境绿化。

水陆交通

1988年以来,由区、镇、村共同投资近3亿元,先后建成了石清公路、海鸥公路、利丰大道等多条上等级公路,公路建设总长度40多公里;投资1亿多元建成了海鸥大桥、南派大桥、裕丰大桥等大小桥梁20多座,总长度3000多米。3公里长的国康大道已正式投入使用;京珠高速公路、地铁四号线、金枫大道、北环路正在紧张施工兴建之中;连接金山大道、利丰、莲花港、清河东路的东部干线基本完成了设计、征地、拆迁等工作,不日可以投入使用。在水路方面有莲花港,担负着客运与货运进出海外的任务。货运港可直通港(香港)澳(澳门),把货物转口到世界各地。

自然环境

大石河、周口店河、马刨泉河三条河流在境内蜿蜒穿绕,为供、排水提供了便利条件。镇域内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本地区属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1.6℃,平均相对湿度为55﹪。

基础设施

2007年有11万伏输变电站一座,天然气加压站一座,可提供可靠的电力能源支持。镇内有规模的中小学校3所,幼儿园11所,健身乐园1处,老年康复中心一处,医疗保障网络辐射全镇。

特色产业

镇共有三个产业集中地,南部形成了以北京成宇化工有限公司、北京极易化工有限公司为龙头的为化工产业基地,中部借助铁路优势形成了以中兴燕房储运有限公司为首的石油化工危险品储运基地,北部形成了以北京远达天驰汽车有限公司、北京博源包装纸品有限公司、北京隆盛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为骨干的现代制造与加工产业基地。

港口码头

莲花山客货运港是番禺区唯一的对外口岸,自上世纪80年代投入使用以来,不断完善,为地方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港区内设有海关、检疫、边防、港监、报关等水路运输查验和服务机构,并装有先进的X光机等检测设备,为客户提供方便的通关服务,被广州海关誉为广州地区模范码头。莲花山客运港每天与香港对开6班船,航行时间只需90分钟就可直达位于香港中心地区的新港城码头,方便快捷。年接送旅客达40万人次。莲花山货运港码头拥有岸线800米,可同时靠泊8-10艘2000吨级货轮,最高可靠泊3000吨级货轮,现有堆场面积80000平方米,仓库6000平方米。每天定期和不定期班散货、集装箱船10多艘进出于莲花山港,经香港接驳远洋货轮送达世界各国,目前还开通莲花山到深圳蛇口、赤湾码头的定期驳船专线,通过国际班轮将货物转运至世界各地。码头年集装箱吞吐量10-12万个柜,货物吞吐量200多万吨。

 

孔欣愉(2014-11-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