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季——《康定情歌》的采编者

家乡区县: 福建省惠安县

      吴文季先生是我国著名歌唱家和作曲家,世界十大民歌之一《康定情歌》的采集者和改编者。1918年3月31日吴文季出生于惠安洛阳古镇。 
  吴文季从小聪慧朴实,工文能诗,热爱民间文艺。1938年夏,他刚满二十岁,为寻找抗日救国道路,毅然弃教前往武汉,几经周折考入“战干团”。1941年吴文季考取了重庆中训团音干班。1943年又考取了国立重庆青木关音乐院声乐班。在四川学习期间,他采集、整理、改编了《康定情歌》,成为唱遍中国,响誉世界的民歌。
  解放后,吴文季先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文工团、总政文工团工作,任研究员、歌唱组副组长等职。1952年他在北京首唱和领唱《英雄们战胜大渡河》,震动了中国乐坛。1953年12月,他因被怀疑有历史问题遣送回家乡进行劳动。1966年5月1日病逝于故乡惠安。
      吴文季一生采集并整理改编民歌两百余首,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特别是他在1946年采编发表的《康定情歌》,几十年来广为传唱,家喻户晓,成为享誉世界的中国民歌中最优秀的代表作。
  他追求进步、光明,少年时接受“五四”思想,投笔从戎,北上抗日,在重庆、南京组织学生爱国运动。他一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每到一个新的地方,都醉心于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采集当地民歌,甚至是一片好看的树叶都要采集回来留作纪念。在学生年代,他常四处奔波采集民歌,其中有一年就采集了100多首。
      吴文季一生俭朴,常常穿褪色的旧军衣,抽的是当地土烟。1953年,吴文季因被有关部门怀疑有历史问题,而被遣送回老家惠安洛阳。那时,吴文季正与一姑娘热恋。回到家乡后,吴文季的身心都承受着极大的创伤。为了不连累姑娘,吴文季忍痛与她分手。从此,与中国第一情歌有着不解之缘的他终生未婚。
  吴文季身处逆境,可他始终没有放弃他钟爱的音乐艺术,而是投入更多的精力研究家乡的音乐舞蹈,以一个艺术家特有的敏感和一个赤子的忠诚,率先以艺术的形式,热情地讴歌了惠安妇女。他自编、自导、自己作曲的舞蹈《丰收之夜》晋京参加国庆十周年献礼。有史以来,惠安女第一次以历史主人的姿态登上舞台。
  正如先生的墓志铭:“他一生坎坷,却始终为光明歌唱”。
  斯人已逝,情歌不朽。

黄小红(2014-11-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