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盂城驿

家乡区县: 江苏省高邮市

    盂城驿开设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位于江苏省高邮市南门大街东,是明代遗留下来的一处驿传建筑。盂城驿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驿站。盂,古代盛饮食、水等的园口。盂城,高邮的别称,取意于宋代词人秦少游描写家乡“吾乡如覆盂”的诗句,盂城驿故而得名。
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盂城驿是高邮“一轴一带五区”旅游规划的重要节点,是彰显高邮古、文、邮、水旅游特色的重要景区,也是高邮旅游对外推介的一块金字招牌。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孟城驿是全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古驿站之一,高邮市政府于2013年4月18日投入9500万元对毗邻大运河高邮段的孟城驿实施扩容,新建秦邮公馆、客栈等建筑设施6600多平方米,并对附近居民的生活区进行整治,一来为2013年10月18日该市举办第六届中国邮文化节新推“邮文化”名片,二来为大运河高邮段申遗打造古色景区。
盂城驿扩容工程已于2013年9月26日全部完工,将于第六届中国邮文化节期间正式对外开放,喜迎八方宾朋。扩容后的盂城驿景区面积是原来的3倍。

    盂城驿原规模宏大,有正厅五间、后厅五间、送礼房五间、库房三间、厨房十间、马神庙一间、马房十二间、前鼓楼三间、照壁牌楼一座。驿北为驿丞宅,驿旁秦邮公馆,堤上有迎宾房的皇华厅,东南有马饮塘……
由于历经战火、水灾等破坏,现尚有息厅、敞厅、后厅、秦邮公馆门楼、驿丞宅及监房等建筑;驿站东南有驿马饮水地的遗址。现在的盂城驿是明代的遗存,是在元代秦淮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朱元璋称帝后,在明洪武九年(1376),令翰林学士考古订正全国俚俗不雅之驿名,秦淮驿改名为盂城驿。在国内像这样大规模的古驿实属少见,对研究我国古代邮政史、交通史、水利史具有科学、艺术、历史和文物价值.高邮市的文物、规划部门已经对该驿进行规划保护,并举办“古盂城驿”史料展览!

   盂城驿承接了高邮的秦亭、汉舍、唐馆、宋站、元赤的邮驿风范,显示了邮驿发祥地之一的魅力。公元前223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就曾在此"筑高台置邮亭",高邮由此而得名。早在西汉时期,在由京师长安通往淮泗而达长江的主干驿道上,高邮亭承担繁重的邮传任务。隋代大运河的开挖、疏拓和傍河御道的出现,则为高邮此后绵延千年以上的"邮之路"(即水马驿道并行)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唐代李吉甫在高邮修筑平津堰,就住在作为驿站的高邮候馆。宋代高邮修筑城墙,在商贸发达的北门外都酒务街设迎华驿,这是史载的高邮最早的驿站。北宋至和二年,王安石来高邮在驿馆会见当地贤士王令等人。宋代在高邮城西南设高沙馆。元代有高邮驿,地处繁华的西门外,至正年间,改名秦淮驿,后又名秦邮驿。明代嘉靖三十六年(1557)古驿毁于倭火,几成废墟。而后盂城驿得以重光,隆庆二年(1568)知州赵来亨。重建盂城驿,实现了古代临政者“上对得起祖宗,下有惠于后人”的夙愿……

方糖(2014-11-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