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谭鑫培公园美景,品悠悠京剧情

家乡区县: 武汉市江夏区

    位于武汉市江夏区纸坊城区以北,世纪大街与文化北路交汇处,东邻大花山,西望八分山,南接主城区,北连汤逊湖。是武汉市江夏区委、区人民政府为纪念中国京剧大师、谭派京剧艺术创始人谭鑫培,而兴建的一座融生态和人文于一体的主题文化公园。公园于2008年5月正式动工兴建,2009年5月22日正式开园。其浮雕景墙共有五组十幅戏剧浮雕,分别为谭门七代艺人扮演的不同角色,人物造型采用写实手法,莫不栩栩如生。每一幅浮雕都是一个戏剧故事,令人回味无穷。

公园规划占地面积3000余亩,其中水面占三分之二。公园一期工程占地120亩,投资5000余万元。二期工程占地1000多亩,规划投资1亿多元,建设谭鑫培纪念馆、谭鑫培亭、古戏楼及湿地景观。三期工程占地2000亩,规划投资1.5亿元,建设谭鑫培大剧院、五星级谭鑫培大酒店、汤逊湖湿地景观。

 

      创下五个第一
谭鑫培公园建设有几个第一:谭鑫培铜像前方雕刻的“一代宗师”四字为原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亲笔所题;谭鑫培的生平及艺术成就由中国著名京剧史论专家刘曾复撰写:“谭鑫培公园”五个大字由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题写;谭鑫培铜像由上海著名雕塑家严友人创作完成;十面京剧雕塑玻璃墙首次做成半透光的冻石与金属的融合体,表现肌理及新科技光源构成七色渐变永放光芒,既有现代化手段,又有厚重的历史感。

 

     谭鑫培戏楼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仿古小戏楼,坐落在谭鑫培公园后面,一步之遥,游人从公园到戏楼,只需跨过一条漫步的小道。戏楼风格以北京湖北会馆为蓝本,高两层,坐北朝南,褐色砖瓦,间以醒目的红色木柱;戏楼内部全是木质结构,雕梁画栋,绘画全部采用苏式彩绘,从楼顶到梁柱,花鸟人物,纯手工绘制;戏台两侧高大的台柱上以朴实遒劲的笔法书写着从全国征集而来的最佳对联,台下安放着一排排八仙桌,与楼上的座位一起,可容纳五百人看戏;戏楼前面建有一座彩绘牌楼,四梁七匾,以喻谭门七代传人,中间的匾额上高书“京韵”两个大字;三十五幅谭派剧目彩绘交错在回廊、梁檐、牌楼彩绘中。

      戏楼周围花木掩映,戏楼与牌楼间的场地空旷,显得淡远而舒展,左侧长廊傍水而建,廊壁上装饰着木刻梅兰竹菊等花卉,与戏楼和谐一致;近水处,明净的白玉栏杆逶迤而下,像一位娉婷女子,拖曳着洁白的罗裙,回环往复,一直走进荷花深处。这是荷塘最后一次出让位置,给谭鑫培戏楼。

      戏楼举行了盛大的挂牌庆典仪式,来自全国各地的京剧艺术名家汇集戏楼,他们粉墨登场,场地上锣鼓铿锵,戏台上京韵悠扬,这里的砖石从此刻下了他们艺术的烙印,荷塘从此也染上了京腔京韵。每天早晨或是傍晚,总有一群人来到荷塘,围坐在小亭里,不论有板无板,你拉我唱;每个周末,戏楼里便传出抑扬顿挫的敲打和演唱,不少戏迷远道而来,只为瞻仰一代宗师的神韵,饱览仿古戏楼的风采,情不自禁时,便放开嗓子,长长短短地唱一段西皮或者二黄,一串串音符抚过荷面,如珠滚玉盘,荷塘就在这样的节奏里花开花落。

      缩小的荷塘愈加惹人怜爱,田田荷叶迎风翩跹,枝枝莲花在一片馥郁的浓绿中俏立,傲气稍减,倒多了些柔美和羞涩;荷下,清清浅水流过拱桥,流经邀月茶社,汇入水池,送去几分情趣和生机。云天之上,那轮照过朱自清荷塘的明月移步而来,不老的月色挟带经年的诗情画意,一泻如练;徜徉在白玉栏杆间,伸手掬一捧月色,指间不知浮动着多少文人墨客豪放的心事与沧桑的情怀;荷塘水汽氤氲,荷花恍然如梦,微风轻抚,人仿佛凌波微步于荷塘之上,身后尘嚣荡然无存。

     

ready(2014-11-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