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之乡

家乡区县: 咸宁市咸安区

      咸宁市咸安区桂花糕产自闻名全国的桂花之乡——湖北咸宁,桂花糕创制于明朝末期,糕质细软滋润、色泽洁白,具有浓郁的桂花清香,入口化渣,口味清香,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老幼妇女均宜食用,是馈赠亲友、自奉之佳品。湖北咸宁桂花糕的特点是配料独特,油润不腻,入口不涩,吞咽酥滑,甜中有咸,香里带凉,倍受人们的喜欢。

      桂花属于木犀科常绿乔木,由于叶脉的形状象圭(矿石纹路)而称桂,又因为木质细密、纹理如犀角,又称“木犀”。比较常见的品种有金桂、银桂、丹桂和四季桂。桂花极具观赏价值,树枝婆娑,花开万点金黄,香气远溢,是中国的十大名花之一。桂花不仅是名贵的园林观赏花木,而且是香料、食品、药材加工的宝贵原料。因桂花性平味甘,有化痰散瘀的功能;桂子有散寒破结、化痰生津、暖胃、平肝、益肾的作用;桂枝则有解温表寒、温经通阳的功效,其药用价值极高。特别是桂花天然香料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十分走俏。

     在明朝末年,咸宁有个叫刘吉祥的小贩,他从状元杨升庵桂花飘香的书斋中得到启示,将鲜桂花收集起来,挤去苦水,用糖密侵渍,并与蒸熟的米粉、糯米粉、熟油、提糖拌和,装盒成型出售,取名桂花糕。桂花糕一经售出,便引来人们争先购买。后来,由当地将此糕的制作传成下来,并且不断提高质量,使桂花糕成了远近闻名的咸宁特产。

     据有关资料记载,咸安桂花种植始于唐代(一说明初),盛于清朝,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很多地方以桂命名,比如桂花镇、桂花村、新屋桂、老屋桂、桂榜山、桂花岭。据清光绪八年《咸宁县志》记载:明初,江西朱子港人迁居咸宁柏墩后,在此植桂。清代康熙年间,时任咸宁知县的何延韬大力提倡植桂。至清末民国初年,咸宁境内均植有桂树,成为全国五大集中产区之一。此外,咸安加工桂花历史已有300多年。先后开发出桂花酒、桂花茶、桂花饮料、桂花蜜、桂花糕点、桂花浸膏、桂花糖和桂花香料等50多个系列产品。其中桂花酥心糖、桂花糕被评为湖北省名特优产品,“桂花蜜酒”获商业部优质产品和全国旅游产品优质奖,吴刚桂花露饮品荣获湖北省名牌产品。咸安桂花产品已远销日本、美国、东南来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咸宁市咸安区桂花糕原料也是来自咸宁本土,咸安本就是一个盛产桂花的胜地,桂花香气十足,盛开季节优雅芬芳,桂花颗粒大,颜色亮,正是这样的桂花,才生产出来如此美味的桂花糕。咸宁有许多民间作坊生产桂花糕,纯手工制作,每一道程序都严格控制,那样用咸宁桂花制作出来的桂花糕,出产时带着一股淡淡的桂花芬香,入口时香滑可口,可以说是人间美味。

     

触不可及(2014-11-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