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地处黑河冲积扇形成的三角洲之上,长期以来一直流传着诸如“甘州不干水池塘”、“半城芦苇半城庙(塔)”、“一城山光,半城塔影,连片苇溪,遍地古刹”以及“四面芦苇三面水”、“水六庙三一居处”等许多民谚俗语,享有“金张掖”、“塞上江南”之美誉。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甘州区城郊北部,与市区紧密相连,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0°06′~100°54′,北纬38°32′~39°24′。区划面积6.2万亩,东至昆仑大道,西至312国道新河桥段及黑河东岸,南至城区北一环路,北至兰新铁路。张掖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区主体位于城区北郊地下水溢出地带,与城区毗邻,是离城市最近的湿地公园,是由河流、草本沼泽、湿草甸等天然湿地,以及人工湖、池塘、沟渠等人工湿地为主体构成的复合湿地生态系统,湿地类型多样,原生态特征突出。有文字记载,张掖城北郊自古即有“甘州城北水云乡”之称,自城区至北郊湖泊遍布,百泉喷涌,形成了近3万亩伴城而生的湿地系统。规划区内多样化的湿地类型,是张掖绿洲这一内陆干旱区脆弱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水源涵养和水资源调蓄、净化水质、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防止沙漠化等重要的生态功能,作为区域关键生态支撑体系,对于维护张掖绿洲及黑河中下游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规划区南高北低,自然落差20米(1467-1445),除了黑河补充水源外,地下水渗出是其主要水源,北郊湿地内有天然泉眼12202个、渠道3条、人工引水排阴沟17条,湿地植物密布,形成了一片“水乡泽国”的胜景。规划区湿地植被丰富,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湿生植物、盐生植物与陆生乔灌林木、草原植被、荒漠植被镶嵌分布,形成的西部绿洲生态系统在中国西北干旱区具有典型性,世界范围内也具有独特性,具有特殊的保护价值。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气候属明显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其显著特点是:降水稀少而集中,年降雨量仅129毫米,在时间分布上多集中在6~9月份,约占全年总量的71.9%,春季降水仅占14%,年内降水分布很不均匀,年际变化较大;蒸发强烈,年平均蒸发量2047毫米。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区总面积61622亩,其中,湿地面积25995亩,水浇耕地17761亩(水田10722亩,开荒地6834亩,新开荒地205亩),林地3518亩,建筑可用地12580亩,道路用地1356亩,未利用地256亩,其它用地156亩。
【欢迎访问】:
【“能力秀”个人主页】:(http://wm23.cn/zn520xyz);
【“梧桐子”个人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86824920.html);
【“微博”个人主页】:(http://weibo.com/277550235);
【“网络营销词典”个人主页】(http://www.wm23.com/wiki/uc/83791.htm);
加主页君的“微博好友”、“QQ好友”,关注主页君的其他“梧桐子”文章,互顶“观点”文章哝~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