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红糖介绍

家乡区县: 浙江义乌市

义乌“红糖之乡”的名声传扬已久。红糖又名义乌青,早在1929年的西湖博览会上就被授予了特别奖。为义乌著名的大宗土产品。色泽嫩黄而略带青色,质地松软,散似细沙,纯洁无渣,甘甜味鲜,清香可口。
义乌红糖因色泽嫩黄而略带青色,故又名为义乌青。素以质地松软、散似细沙、纯洁无渣、香甜可口著称。民国18年曾获西湖博览会特等奖。义乌红糖已获得农业部颁发的义乌红糖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受到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义亭镇是义乌红糖主产区,素有“红糖之乡”之称。义乌红糖制作技艺现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义乌红糖有据可靠的历史已有七百余年,元代大医学家朱丹溪(义乌人)在他自己的医学著作《格致余论》之五《治病必求其本论》中已有使用红糖治病的记载。清顺治时贾惟承引进并推广了木糖车榨糖技术,使义乌糖蔗生产进入商业化轨道,能作为大宗商品出售。据《洋川贾氏宗谱》记载,义乌木糖车榨糖始于清顺治年间(1644——1661)。最盛时期在20世纪30——40年代。民国35年种蔗面积6.67万亩,产红糖约1万吨。解放前,因销路和政策的影响,生产屡有起伏。1950年种植2.16万亩,1954年5.79万亩,1966年1.71万亩。70年代2万亩上下。80年代,种植面积稳定在3万亩左右。由于推广赣蔗1号、川蔗10号等良种和地膜覆盖等栽培技术,鲜蔗亩产量从解放初期的2000——2500千克提高到5000千克以上,总产量增加1.5倍。随着现代化糖厂的发展,糖蔗多用于机制白糖,红糖产量相应减少。1988年,供销部门收购1525吨。除供应当地市场外,主要销往杭州、宁波、上海、江苏、江西、安徽等地。
红糖,榨取于糖蔗。义乌用糖蔗榨制红糖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据本县合作乡店里村《贾氏宗谱》记载:“贾维承,号明山,生于明万历甲辰(公元1604年)。成人后,人刚毅,善学善识,广游四方,交友甚多。于清顺治年间,客游闽越,时值绞蔗做糖,便专心留意,摹其木制糖车式样,教人仿做成功,取其糖蔗绞榨红糖。邑人享其美,利至今。”可知红糖加工起源大概。糖蔗种植则远在此之前,但只当鲜果食用。本世纪初,红糖产区还只取于义亭区和佛堂区周围,30年代才逐步扩大到城阳区。
红糖的好处在于「温而补之,温而通之,温而散之」,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温补。红糖所含有的葡萄糖释放能量快,吸收利用率高,可以快速的补充体力。有中气不足、食欲不振、 营养不良等问题孩童,平日可适量饮用红糖水。
中医营养学认为,性温的红糖通过“温而补之,温而通之,温而散之”来发挥补血作用。相对而言,白糖虽味甘,但其色白,性平,故其补血的效果远不及红糖。根据我们的分析结果,由于白糖过于纯净,其中几乎不含微量元素成分,其营养功效自然与红糖不可同论。即使在科技发达的日本,许多食品还特地标明“纯正红糖”字样,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红糖非同于白糖的作用,所以家庭和食堂应常备红糖。
为了保护和开发义乌红糖产业,弘扬红糖文化,提高义乌红糖的知名度,从2005年开始,义乌市政府在义亭镇每年举办红糖节,至2012年已成功举办第8届。红糖节除了主会场西楼村,还有义亭镇先田村,西田村,王阡三村,鲍宅村,早溪塘村,王山顶村等,红糖节举办多届,分会场越来越多,也正好说明了红糖这项事业会越来越红火。

(2014-04-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