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豆腐干的传说

家乡区县: 宜宾市南溪区

      南溪县豆腐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说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南溪先民发明了豆腐干,只不过制作工艺比较原始粗糙。

      传说三国时期,诸葛亮率兵征伐“南蛮”后返回时,当军队路过僰道县(当时南溪为僰道县属地)一个座落在一条小溪与长江毗邻的小山村时,军队闻到从村落中飘散出来的香味时,军马士兵都像着了魔似的,全都放慢了脚步,不肯前行。诸葛亮遂派人前去村中查看。

     进了村中,发现各家各户的大锅里都煮着用大豆磨滤出白花花的豆浆,用胆巴(卤水)点豆花,然后将点好的豆花放在一张有细沙眼的白布上过滤,接着再把过滤后的豆花倒进一个垫着纱布的木匣子里,将纱布多出的四个边角卷放中间,盖上一块比木匣稍小的木板,搁上一砣巨大石头,将未过滤掉的汁水挤压出。待豆花里的水分没有后,即将木板盖和木匣取出,便是一方又大又厚的豆腐块。村民们再用菜刀将大块豆腐分切成一指厚巴掌大四方形的小块豆腐,放在一个用竹篾片编的篾笆箦上,下面用柴火烘烤,一直到豆腐块表层干硬发黄为止。

    诸葛亮拿起一块豆腐干,掰开放进嘴里,慢咀细嚼,只觉绵软细嫩,满口清香,味道鲜美。又见豆腐干体积小便于携带,水分少不易腐烂,实在是打仗行军的必备佳品。遂让全军士兵掏出银钱,大量购买这种豆制食品。

   由于豆腐干既可炒煎、凉拌,又可直接食用,渐渐地成了大众喜爱的民间食品。在以后的岁月里。又逐步改进工艺,增加味道。发展成今天的南溪豆腐干。

    到了晚清年代,南溪豆腐干作坊普遍出现,民国时期发展速度加快。全城有不少家生产豆腐干的作坊,其中较大有名的一家要数郭选清(外号郭大良心),如1902年他在县城东大街开酒店时即自作豆腐干配合销售。在抗战时,他又在中正街专做豆腐干生意,自称“大良心豆腐干公司”。直到现在,仍然是南溪豆腐干的名家。

麒麟(2014-11-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