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荫山房又称余荫园,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东南角北大街,距广州17千米。余荫山房为清代举人邬彬的私家花园,始建于清代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距今已有150多年历史。
园占地面积1598平方米,以小巧玲珑、布局精细的艺术特色著称,充分表现了古代汉族园林建筑的独特风格和高超的造园艺术。
余荫山房的布局十分巧妙。园中亭台楼阁、堂殿轩榭、桥廊堤栏、山山水水尽纳于方圆三百步之中,充分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汉民族文化特色,表现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宇宙观。 一门二门: 进入一门,往右穿过圆拱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寿”字砖雕,其次是夹墙中的一排柱子, 据说当年在造园的时候, 是先种下竹子再建墙与房的, 这么说来, 这排竹子几乎有 140 年的 寿命了,现在看上去还是青翠嫩绿。
“夹墙翠竹”是余荫山房的一大奇景。 二门的对联是园主人邬燕天亲自题写的, “余地三弓红雨足, 阴天一角绿云深” 。
弓是古代张 梁地亩的单位,这里的三弓不是实指,而是泛指占地很少。红色的木板,黑色的纂书,巧妙 的将园名嵌入其中,正好描绘出这座名园的特色。
进入二门,首先看到的是一座 30 米长的廊桥,将园内空间分为东西两半,又有荷花池将园 内景致划分为南北两部分,使园中景物起伏曲折,虚实呼应
。
第二大奇景是“虹桥映月” 。深柳堂: 深柳堂是余荫山房的总体建筑, 原是园主人读书的地方。 堂前左右两旁的石柱缠着炮仗花树 和古藤,枝叶茂盛,花开时宛如红雨一片,衬托着古色古香的深柳堂。 深柳堂面阔三间,有宽敞明亮的厅堂、书斋和卧室。厅堂里有一块 4 米长的樟木板,上面刻 有清咸丰帝封赠给园主人的祖父母、父母及其本人和妻室三代是圣旨。厅堂里还有 32 幅桃 木扇形格子,是木雕中的精品。 中厅有 2 幅大型的花鸟挂落, 是用紫檀木双面雕成的, 名为 “松鹤延年” “松树菩提” ,图案精致优美,栩栩如生。另外在紫檀木雕屏上刻有广东晚清三 大才子的诗句,以及乾隆时期的大学士刘墉的墨宝。 “深柳藏珍”是第三大奇景。
临池别馆: 临池别馆在荷花水池的南边, 曾是园主人读书作画的书斋。 在夏天的夜晚, 园主人是而泼墨 挥毫,时而凭栏远眺,随风送来的阵阵荷花清香,使人迷醉。 玲珑水榭: 走出临池别馆, 来到玲珑水榭, 也就是八角亭。 这里曾是园主人会见客人、 吟诗作对的地方, 把酒临风的地方。 亭子八个方向的玻璃窗格都用木雕装饰, 与绿荫如盖的高树穿插配置, 有 清雅而瑰丽的氛围。 瑜园: 余荫山房的南部是相对独立的瑜园,是园主人的第四代孙邬仲瑜在 1922 年建造的,作为日 常起居、读书的庭院。 瑜园与船厅为中心,也叫“小姐楼” ,分上下两层。首层迂回曲折,内有百寿堂、罗汉堂百 年浮雕、砖雕等民间艺术,百鸟笼与观鱼亭相映成趣,生机盎然。
登上二楼,可以观赏到小 姐的琴房、闺房、梳妆楼、焚香阁、书斋。 走出二楼烟台,还可以俯瞰到余荫山房对全景。 均安堂: 余荫山房的北部是均安堂祖祠, 门外是两株酸杨桃树,与堂内的龙眼树、紫荆花树组成 “子 孙成龙” 的意思, 表示园主人希望他的子孙后世都能继承先祖的余荫, 使邬氏后世昌盛繁荣。 文昌苑: 余荫山房经过修整,在 2006 年五一前开放了新园区。新园区与文昌苑为中心,主体建筑是 三层高的文昌阁,楼顶的“魁星踢斗”神像脚踩鳌头,寓意读书成功,独占鳌头。而在文昌 阁的旁边,有一棵爪哇木棉树,五个分支酷似人的手指,含有“五子登科”的吉祥寓意。 小结: 余荫山房吸收了北方和苏州园林的特色, 在只有几亩的土地上, 巧妙布局, 各种构园要素搭 配合理,用藏而不漏,缩龙成寸的手法,造出园中有园、景中有景、幽深广阔的境界,是岭 南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 。
大家好我是南华工商学院学生学生twingle,正在参加大学生网络营销能力秀希望大家多支持” 我的网络营销能力秀个人主页:http://www.wm23.cn/haogaa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