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黄河,奔腾不息。穿峡谷,越壶口,夺龙门,在这里转了一个弯,留下了一片广袤、平坦的沙苑。"沙苑文化" 与"大荔猿人"遗址告诉人们,这里曾经孕育着中华民族的文明,沉
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无限风光在沙苑
沙苑,位于大荔县南部洛、渭两河之间。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曰:"洛水东经沙阜北,其阜东西八十里,南北三十里,俗名之曰沙苑。"其广跨大荔、至临渭,袤接渭河、断洛水,乃秦汉之时"五苑"之首,是我国内陆平原最大的沙漠沙丘地带。
沙苑内沙阜连绵如画,沙洼积水成池,沙地松软无垠,沙卤白茫一片,沙滩翠绿荫秀,可谓集沙漠自然景观之大成者。杜甫有诗云:"君不见左辅白沙如白水,僚以周垣百余里。"寥寥两句,便使古沙苑万顷沙海之浩淼、沙城百里城郭之逶迤跃然纸上。白居易、陆游等大文豪亦纷纷慕名而至,结庐隐居,相伴神游,吟诗抒怀,流连忘返。
然而,杜工部一曲《沙苑行》,高唱低吟,长叙短抒,洋洋洒洒千余言,却描不尽沙海鱼泉棋布、沙梁如涛之神韵,绘不完沙城茅寮星罗、万骏腾云之壮美。诗圣纵有千古生花妙笔,绝代奇思佳句,更难写出如今沙苑春来杏白桃红,夏至萱黄如金,秋染枣林如霞,四季果茂粮丰之丽景!
春秋时期,沙苑是秦晋纷争之地,秦穆公曾与晋惠公盟于沙苑王城。战国时,秦在沙苑筑高垒势,设临晋城以耀强秦之威。公元前403年,七雄之一魏乘秦内乱,尽夺秦河西之地,著名军事家吴起在沙苑腹地筑霸城。公元537年,西魏宇文泰以不足万人之兵,在沙苑东西为阵,左右设伏,出其不意的伏击了东魏高欢十余万骄军,大获全胜。"沙苑之战"成为历史上有名的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至隋时,在沙苑置羊监,建粮仓,沙苑自此更显赫于史,名扬海内。盛唐亦乃沙苑鼎盛之时,建沙苑城,设沙苑监。唐王之虎臣敬德领总监,亲督牧马,长安帝王御用骏马"苑中来牝三千匹"尽养于此。当时,沙苑"缭以周垣百余里"、"至尊内外马盈亿"、"丰草青青寒不死,食之豪健西域无",一派骏马成群、纵横奔腾的塞上风光。今沙苑马坊头、马坊渡、白马营、王马村等与马有关的村庄,均是盛唐沙苑监之遗存。
名甲天下的沙苑药物特产"沙苑子"的故事,缠绵动人,美丽如诗。今沙苑"真人墓"与"公主坟"的遗址,便来历于此。
"八女井"传说,人神共话,古朴悠久。今在八鱼村发掘的22座清代李氏望族石墓群,是迄今为止在陕西境内发现的规模最大、等级较高,墓葬结构奇特的大型清代石墓葬群。整个墓地占地规模宏大,墓室结构独特,装饰雕刻精细,楹联文化厚重,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和艺术欣赏价值,在关中古墓建筑中独树一帜。
如今,沙苑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地下水及光热资源,成为发展现代农业最佳区域,成为众多客商青睐的福地。传统特产"108"(黄花菜、红枣、花生)以其色正、肉厚、味美等特点远近驰名。而随着国家农业科技产业园区的落户,蔡伦纸业、长石电子、联盛物流、伟恒生物等一批企业的入住,更使得沙苑再次成为旅游观光的好去处,成为大荔经济发展的活跃区,成为省内外关注的焦点区。
神奇秀美,文化底蕴深厚的大荔,期待每一个游人前来这里旅游观光,休闲体验。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