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师范大学是天津市属重点院校,始建于1958年。1999年由原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天津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新天津师范大学。
截至2013年,该校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13个天津市重点学科,4个天津市“重中之重”学科,6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16个天津市品牌专业建设点,5个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建设点。8个省部级设置的研究实验室(院、中心)。有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前身
天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930年天津市立师范学校创建;
1937年天津市立师范学校撤销,并于1938年复校;
1938年河北省立女师学院(师范部)并入天津特别市立师范学校;
1945年天津特别市立师范学校更名天津市立师范学校;
1949更名为天津市师范学校;
1968年天津市师范学校更名下瓦房中学;
1978年天津市师范学校复校并更名为天津师范专科学校;
1980年天津师范专科学校(塘沽分校)并入天津师范专科学校;
1996年天津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天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
天津教育学院
1950年天津教师业余学院创建;
1952年天津教师业余学院更名天津教师学院;
1954年天津市中小学教师马列主义业余学院创建;
1956年天津教育行政学院创建;
1958年天津教师学院、天津市中小学教师马列主义业余学院、天津教育行政学院、天津师范学院(业余部)、天津市教育局教研室合并组建天津市教师进修学院。
1958年天津市教师进修学院撤销;
1958年天津市教师进修学院参与合并组建天津师范学院;
1962年天津教师进修学院复校;
1967年天津教师进修学院撤销;
1972年天津教师进修学院复校;
1975年天津教师进修学院撤销;
1975年天津教师进修学院并入天津师范学院;
1978年天津教育学院复校。
天津师范大学
1958年天津市划归河北省,改为省辖市,原天津师范学院(马场道址)改为天津师范大学,由河北省直接领导。1960年夏,河北省人民政府委员会教五字第258号通知决定,将天津师范大学改为综合性的河北大学。
1958年5月,天津市委、市人委将天津师范学院教师进修班、天津教师学院(1952年组建)、中小学教师马列主义业余学院(1954年组建)和天津市教育局教研室等5个单位组建天津教师进修学院,又将筹建中的天津教师进修学院与天津市工农速成中学合并,于1958年9月10日成立天津师范学院,选址在六里台,由天津市教育局副局长任子庸任院长,吴兴任党委书记,并在行政上隶属天津市教育局。
1959年8月,河北省、天津市决定对高等院校进行调整,将天津师范学院全部学生、部分教师、干部调往天津师范大学。留下的教师、干部和从天津市中学抽调的骨干教师,另组建天津师范专科学校。
1960年5月,中共天津市委、市人委又批准将天津师范专科学校回复为天津师范学院,任命张建新为党委书记、任子庸为院长。以前调整到天津师范大学工作的教师又回到天津师院,一些系、班的学生也回到天津师院。各个学系和专业都做了大幅度的调整和扩充。
1961年撤销天津工农师范专科学校,全部并入天津师范学院。
1962年按照中央调整整顿的方针,天津师范学院被停办了新闻系,将河北大学地理系并入该校。
1964年又停办了生物系,师生并入河北大学生物系;并将天津师院历史系并入政教系,后又更名为政史系。
1970年9月,天津市革委会决定将天津师范学院、天津体育学院、河北外国语专科学校三校合并,组建新师院。
1974年,河北外国语专科学校与天津师院分离,重新组建天津外国语学院。
1975年天津市决定,天津教师进修学院并入天津师范学院,改名天津师范学院进修部;
1982年天津师范学院更名为天津师范大学。
三校合并
校园一角
1999年4月8日,经天津市委、市政府决定,教育部同意,新天津师范大学正式成立。新天津师范大学在原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天津教育学院的基础上组建而成。[3]
学术研究
编辑
科研建设
2011年,学校获得各级各类科技项目110项,资助经费2474.11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项,资助总金额1189万元,省部级项目18项;局级项目7项;横向项目55项。
2011年该校共发表科技类学术论文320篇,科技著作2部,三大国际检索论文(2010年)174篇,其中SCI收录102篇, EI收录38篇, ISTP收录34篇。获天津市科学技术奖2项,其中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天津市政府专利优秀奖1项。专利方面,2011年该校共申请专利71项,其中发明专利66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授权34项。[4]
科研机构
截至2013年,学校共有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3个,天津市工程技术中心1个,校级科研机构11个。[3]
教育部文科基地:天津师范大学经济社会发展与世界文明多样性研究中心、天津师范大学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研究院、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5]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