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县古城文化浏览区

家乡区县: 许昌市襄城县

襄城县古城文化游览区是以襄城县古城文化为主的文化游览区,以襄城古县城大十字街为中心,分布在东西长4公里,南北长3公里,面积约12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以古城墙、瓮城、文庙、奎壁、明清古街道和毛泽东视察襄城烟叶纪念馆为主线,辅之以河滨森林公园、文化广场等景观景点。其代表性旅游资源有:

1、奎壁
奎壁是襄城文庙大门前的影壁,建于明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是挑山式结构,因壁顶履盖琉璃瓦,又名琉璃影壁。壁高9.5米,长24.45 米,厚1.63米,主体画面长13.25米,由三组彩色砖浮雕组成,中为四龙戏二珠,东西两侧为麒麟望月,双凤朝阳。壁之基座长26.1米,厚2.36米,用首山红石砌成,浮雕云雷纹;花草纹图案,横贯壁座,托起整个画面。奎壁设计匠心独具,雕刻细腻,刀法遒劲,在全国实属罕见,堪称古代浮雕艺术的精品。1963年6月20日,奎壁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襄城文庙
襄城文庙创建于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后经历代扩建整修,至明清形成东西宽118米,南北长192米,占地22656平方米的建筑群。今存奎壁和大成殿。现存大成殿为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所建,是一座九脊八坡歇山式建筑,上覆琉璃瓦,光彩夺目。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建筑在长19.6米、宽15.4米、高1.5米的石砌台基之上。台上松柏合抱,葱翠如盖,蔚为壮观。大成殿已于1963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襄城古城墙
襄城古城墙最早建于春秋时期,是楚灵王于公元前636年开始建设的。它成规模于汉代,历经修葺,最后形成计垛口1944个,长5公里,高7米,宽5米。襄城古城墙现存全长2297米,高6.5米,宽5米,基本上为明代重修建筑,部分仍存汉风,以瓮城为中心向南北婉蜒。

4、毛泽东视察襄城纪念馆
毛泽东视察襄城纪念馆系纪念毛泽东主席1958年8月7日在三里沟大队视察烟田所建的重要展示场馆。建于1968年,扩建于1978年,由原中共中央副主席李德生与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耿飚书写的匾额,纪念馆东西长40米,南北宽30米,砖砌围墙,松柏蓊郁。展室正面的毛主席塑像,手拿草帽,腰束上衣,再现视察时风尘仆仆,山河生辉的光辉形象。正展室三间,座东面西,南北侧室各三间展品有多幅毛主席视察时的照片,用过的茶具、桌椅等。展室后10米处机井上建有圆脊琉璃瓦六角凉亭一座,造型别致,小巧玲珑。

5、古襄城驿瓮城
瓮城是古代通往荆襄与陕洛的重要关隘和驿站,因呈半圆型, 形状似瓮故名。瓮城南北长58米,东西半径32米,周长150米,红石奠基,青砖覆面,瓮城东、南各有一道城门,形成墙外有墙, 门外有门的奇观。东边城门原为西城门,门上匾额:“眺嵩,西扼陕川”, 是通往楚长城的关隘之一,瓮城始建于春秋,成规模于汉代,两边连接着长达2297米的古城墙,因此在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庆祝活动中,襄城瓮城入选国家邮电总局设计制作的“万里长城著名关隘纪念封”。

6、明清襄城古街道
明清襄城古街道为襄城县城的特色古街道,是襄城南北大街在明清时期“南通荆襄,北达京洛”的辉煌写照。全长2公里,宽8米。现存明清建筑的门面房240多间,大都是一层瓦房,也有不少二层楼房。房青砖黛瓦,红柱前檐,硬山挑脊,饰有脊兽,并安扣板房门。保存较好的是大十字街口南北各200处于小十字街南北各250米处,著名的现为戏曲茶社的一所建筑,房设天井,木梯曲廊,大厅构思巧妙,外观古朴典雅,且居住冬暖夏凉,是诸多明清古建筑的精华之笔。

天蝎(2014-11-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