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腔清音成流派——常香玉》

家乡区县: 郑州巩义市

      常香玉,原名张妙玲,出生于河南省巩县(今巩义市),豫剧表演艺术家。她是我国著名豫剧大师,品德高尚、艺术成就卓著,堪称德艺双馨的楷模。在七十多年的艺术实践中,她善于继承,勇于创新,创立了独具特色的常派艺术。她终生追求“戏比天大”的信念,将毕生精力献给了我国民族戏曲事业。她对党、对人民怀有深厚的感情,凡是党的号召和人民的需要,她都积极响应,竭尽全力。当国家和人民处于危难之际,她或义演捐献,或解囊相助。她的一生是献身艺术的一生,是服务人民的一生。
    常香玉,唱腔字正腔圆,运气酣畅,韵味淳厚,格调新颖,以声绘情、以情带声;表演刚健清新、细腻大方,内涵深邃、性格鲜明。在表达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上,细致入微,一人一貌,栩栩如生。代表作有《花木兰》、《拷红》、《断桥》、《大祭桩》、《人欢马叫》、《红灯记》等。
      豫剧表演艺术家贾廷聚评:常香玉大师是一代豫剧宗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常老师这辈子不容易,道路坎坷。但是在艺术上,她是真正达到了顶峰,听她的唱腔是一种享受,一字一句都能送到观众耳朵里去。这种唱腔艺术值得年轻人很好地继承学习。
      河南中华豫剧文化促进会会长王全书、全国政协书画室主任张思卿评:常香玉,玉沽冰清,德艺双弊,香玉常在,一代人民艺术家;梨园存,春色满园,声情并茂,青春永驻,万世中华戏曲魂。横批:戏比天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文化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评:常香玉同志对民族戏曲艺术充满着炽热的情感,始终履行自己提出的“戏比天大”的诺言,将毕生精力贡献给了中国民族戏曲事业。常香玉同志是人民的艺术家,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尊敬和爱戴。
      中国戏曲艺术在上个世纪经历着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常香玉的“常派艺术”,跟随着时代发展的脚步,成为新时代新文化的代表之一。常香玉以其兼收并蓄的海量及锐意改革的继承和发展,在豫剧艺术史上发挥了承前启后的、里程碑式的作用;当代戏曲史上,这位奉行“戏比天大”的人民艺术家,用自己的作品和行动,书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hxx(2014-11-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