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川草龙

家乡区县: 四川省沐川县

 

沐川草龙的历史可追溯至唐贞观二年。据传,当时全国举行舞草龙比赛,在众多飞舞的草龙中,有一条龙身形矫健、灵性十足,一下子引起唐太宗的注意。经查,那条草龙由西蜀剑南道嘉州玉津县(今沐川县)进献,唐太宗御封玉津县为“草龙之乡”。从此,沐川每年举办草龙表演,世代相传。
传统舞龙,用草扎制并不多见。沐川草龙的制作“复杂且完美”,从3000多公斤当年收割的稻草中精选848000余根无斑点、呈金黄色的稻秆所制而成,全长200.8米,龙头、龙身、龙尾设计精巧,龙眼、龙须、龙角、龙鳞、龙爪活灵活现。由125名受过训练的强健汉子,在铿锵的川剧锣鼓伴奏下,进行“祷告”、“行云”、“求雨”、“取水”、“降雨”、“滚龙”、“返宫”等7个段式的表演。
2003年11月,沐川草龙成功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2008年6月,沐川草龙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第八届中国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作为乐山文化产业的代表,由国家级非遗沐川草龙传承人陈焕彬、陈焕均兄弟俩制作的6条“小金龙”成为亮点……
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沐川草龙也踏上传统技艺与产业联姻之路。近年来,沐川加强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力度,成立沐川草龙协会,积极主动地将沐川草龙推向市场。10年来,沐川草龙这条来自民间的“草根”,逐渐舞向了世界。

沐川县因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被誉为“绿色明珠”。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流传着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扎耍草龙。其中,沐川县沐溪镇三溪村二社农民陈鼎福父子三人以祖传的草龙扎耍技艺尤为精湛。

沐川草龙,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在不得意时,白天沿街乞讨,晚上常枕稻草而眠,时后他登上真龙天子的宝座,当地的人们便扎耍草龙以求吉祥。“群龙草为先”,草龙成为群龙之首。
沐川草龙,几经演变,日臻完美,独具艺术魅力。沐川草龙又称黄龙,是从3000多公斤当年收割的稻草中精选848000余根无斑点、呈金黄色的稻杆所制而成,全长200.8米,堪称世界第一。沐川草龙精,精就精在龙头、龙身、龙尾设计精巧;沐川草龙妙,妙就妙在龙眼、龙须、龙角、龙鳞、龙爪活灵活现。沐川草龙不但扎制精妙,而且舞耍奇特,125名受过专门训练的强健汉子,身着赫色短裤、赤祼上臂、头戴草巾、身披草肩、腰系草裙、脚穿草鞋,在铿锵的川剧锣鼓音乐伴奏下,舞龙腾飞。时而神龙搅海,时而尊龙吐雾,时而群龙朝拜,时而二龙戏珠,如云中蛟龙,开天辟地;如水中巨龙,翻江捣海。表达了人们对吉祥、安康、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其气势磅礴,蔚为壮观。如今舞草龙已成为沐川节日庆典和文化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表演内容。
1989年以来,沐川草龙先后参加了第二届中国艺术节(四川分会场)。92乐山全国友好城市秋季商品交易会,94中国四川国际民间艺术节,四川省第三届青少年运动会开幕式,第一、二、三、四届中国乐山国际旅游大佛节等国家、省、市级别的多次表演,受到中外宾客的高度赞扬。也多次被中央电视台、《中国文化报》等多家台报宣传报道。香港出版的《观光》画册,对沐川草龙图文并貌进行了详细介绍。沐川草龙以其造型古朴原始,乡土气息浓郁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倾倒四海宾朋。
2003年12月,沐川草龙以其长度为世界之最,荣登吉尼斯世界纪录。

许大侠(2014-11-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