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佳人辈出
沂水知府刘中瀚考
刘中瀚字海帆,沂水刘家店子人,生于道光十五年三月二十三日辰时。父亲刘秉针字松枰,又松坪,人称“刘善人”,从九品,乡饮大宾,诰封奉政大夫,晋封通议大夫,与知府刘秉禾(字惠庵),举人刘秉铨是堂兄弟。二弟刘中策中沂水最高名次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先后任街道衙门钦命督理街道掌河南道监察御史,深得光绪皇帝的恩宠,《光绪东华录》中有许多他的奏章。柯劭忞著《清史稿》志八十五选举五游他的记载,后任陕西冀宁道台。三弟刘中濂字廉泉,号莲舫,贡生,清廪生,五品军功,候补知县。四弟刘中瀛字仙桥号秋舫,仙舫,英年早逝。
刘中瀚长子刘荫第,清光绪丁酉科拔贡,任安邱县教谕,宣统庚戌科举贡,任外务部章京,和会司行走,司务厅收掌,诰授奉政大夫(正五品)。次子刘荫墀,附贡生,候选教职。女三人:长适同邑李,次适费县王,三适莒县管;孙三人:刘荫第生刘仁寿、刘仁焘,刘荫墀生刘仁靖;孙女十人:刘荫第六,刘荫墀四。
刘中瀚少时目有奇光,远处看榜即历历在目。及长,内佐父亲理家政,外佐先伯祖惠庵公刘秉和处理政务。同治癸酉拔贡,甲戌殿试钦定二等第二名,以知县分发直隶试用;光绪二年任顺天府职。因病请假回籍后,资助二弟刘中策和曹鸿勋成就学业,后发审局帮审,赴大兴县清理积案。霸州积案过多,府尹李公特委署理霸州,天主教作乱,恭亲王及左文襄公欲调回,刘据理力争未能成行,后政绩突出得到记大功一次的奖赏,其子刘荫第官外部编档时见过;任满回京,仍任帮审,后由仓宪调养办通州海运,再由仓宪保以知州升用,府尹奏保赏加一级,官至河北三河知府;光绪十一年委署三河县,捕役陈玉山擒盗有功,府君请奖陈玉山八品军衔;光绪十二年,清德宗奉慈禧太后谒东陵过县,府尹让府君筹备,府君坚辞不从,因调宝坻县,又因水灾事错误撤职;十三年又委署永清县,在任九月息讼若干,调署固安数月后,永清来送衣伞牌匾者,仍纷至不绝;固安王大臣、内监、公主圈地者多,案件多难决断,府君将圈地无可查照及新垦无粮各地一律升科,永作地主世业,二次赴京与户部接洽办妥。直督过县治,谓此举“德被生民,荫及孙子,暑任官能办此尤为罕见也。”合邑因之欢声雷动。因此致疾,于光绪十五年告假旋里,此时其父率亲友子侄共结“登瀛文社”,与乡中名宿分评甲乙,一时文风称盛;时都中亲友来信,言昌平有缺,让公补矣,公婉辞谢之;光绪十七年父去世,公抄先正格言等书成卷,并约族人重修族谱,自任总理,又倡办乡邑公益;此时刘荫第及刘荫墀入邑庠,沂水苛政盐务称首,刘中瀚商同合邑请公车具呈都察院,并函知蓉舫专折奏明,旨交东抚查办,虽有减轻,然终未办妥;又与绅董倡捐重修文庙,厘定书院;光绪二十九年刘中瀚宿证又犯,三年始愈,课孙读书把酒论文,以诗文与子侄辈相唱和。民国六年旧历七月十七日子时去世,享寿八十三岁。
刘中瀚一生事亲家居三十九年;宦游顺直十五年,多为县令,精明干练,保升知州,精于法制,破案有奇方遇棘手案立破;优游林下二十九年。
精明干练的知府刘中瀚
清朝末年,沂水刘氏家族出了一位精明干练的知府,他的名字叫刘中瀚,字海帆。他出自名宦世家,父亲刘秉针官至从九品,乡饮大宾,诰封奉政大夫,晋封通议大夫;叔刘秉和字惠庵,甲午举人,道光戊戌科进士,任萧南同知,赠知府衔;叔刘秉铨号子衡氏,道光癸卯举人,亦为官。刘中瀚兄弟四个,他是老大,老二刘中策官名刘纶襄,字蓉芳(舫)、坎方、次方,光绪丙子科二甲第五名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留在京中做官,升至街道衙门钦命督理街道掌河南道监察御史。后因得罪吏部尚书被罢官,1894年被起用为陕西道台。老三刘中濂字廉泉,号莲舫,清廪生,贡生,五品军功,候补知县。老四刘中瀛,字仙桥,号秋舫、仙舫。
刘中瀚的主要政绩《刘府君行状》中有较详细的记录。《刘府君行状》是一本抄本,由刘中瀚的儿子刘荫第和刘荫墀叙述,刘中瀚的表侄莒县小窑翰林管象颐撰书。抄本记录了刘中瀚家世及一生的主要政绩。今结合手中的其他资料总结如下,以补沂水历史之一鳞爪。
刘中瀚,道光十五年三月二十三日辰时生,民国六年旧历七月十七日子时卒,寿享八十三岁(见一他的手迹四幅斗方落款是“丙午腊月七十二岁老人瀚题”,丙午是1906年,再次证明以上说法正确)。长子刘荫第,次子刘荫墀;女三人:长适同邑李,次适费县王,三适莒县管;孙三人:刘荫第生刘仁寿、刘仁焘,刘荫墀生刘仁靖;孙女十人:刘荫第六,刘荫墀四。
刘中瀚少时目有奇光,及长,内佐家父,外佐惠庵公刘秉禾;同治癸酉拔贡,甲戌殿试钦定二等第二名,以知县分发直隶试用;光绪二年任顺天府职。因病请假回籍后,资助蓉舫和曹鸿勋成就学业。后发审局帮审,赴大兴县清理积案,霸州积案过多,府尹李公特委署理霸州,天主教作乱,恭亲王及左文襄公欲调回,刘令据理力争,记大功一次,此事刘荫第官外部编档时见过。任满回京,仍任帮审,后由仓宪调养办通州海运,再由仓宪保以知州升用,府尹奏保赏加一级,官至河北三河知府。光绪十一年委署三河县,捕役陈玉山擒盗有功,刘中瀚为其请奖八品军衔;光绪十二年,清德宗奉慈禧太后谒东陵过县,府尹让刘中瀚筹备迎接,刘中瀚坚辞不从,因调宝坻县,又因水灾事错误撤职;光绪十三年又委署永清县,在任九月息讼若干,调署固安数月后,永清来送衣伞牌匾者,仍纷至不绝;固安王大臣、内监、公主圈地者多,案件多难决断,刘中瀚将圈地无可查照及新垦无粮各地一律升科,永作地主世业,二次赴京与户部接洽办妥。直督过县治,谓此举“德被生民,荫及孙子,暑任官能办此尤为罕见也。”合邑因之欢声雷动。刘中瀚积劳成疾,于光绪十五年告病假旋里,助父亲率亲友子侄共结“登瀛文社”,与乡中名宿分评甲乙,一时文风称盛;时都中亲友来信,言昌平有缺,让公补之,公婉辞谢绝;光绪十七年刘中瀚的父亲去世,刘中瀚抄先正格言等书成卷,并约族人重修族谱,自任总理,又倡办乡邑公益;此时刘荫第及刘荫墀入邑庠,沂水苛政盐务称首,刘中瀚商同合邑请公车具呈都察院,并函知蓉舫专折奏明,旨交东抚查办,虽有减轻,然终未办妥;又与绅董倡捐重修文庙,又厘定书院;光绪二十八年刘中瀚夫人去世;光绪二十九年刘中瀚宿证又犯,三年始愈,愈后即以课孙读书把酒论文为主,以诗文与子侄辈相唱和。民国六年旧历七月十七日子时,刘中瀚去世。刘中瀚一生事亲家居十九年,宦游顺直十五年,优游林下二十九年,享寿八十三岁。十五年为宦生涯中,多为县令,破案有奇招,遇棘手的案子立破,因功勋卓著保升知府,总之,刘中瀚是一位精明干练、廉洁奉公、急公好义的好知府。
刘纶襄新考
刘纶襄,原名刘中策,字蓉芳(舫)、坎方,次方。刘中瀚的二弟,刘荫溥之父。沂水刘家店子村人。光绪丙子科二甲第五名进士,是沂水明清两代中进士名次最高的一个。1876年5月18日选为翰林院庶吉士,留在京中做官,后升为街道衙门钦命督理街道掌河南道监察御史。
他任监察御史时,刚直不阿,敢于直谏,深得光绪皇帝的恩宠,《光绪东华录》中有许多他的奏章。柯劭忞著《清史稿》志八十五选举五云:十六年,御史刘纶襄言:‘近日诸臣条奏选补章程,吏部议核,日不暇给。朝廷设官,惟期任用得人,以资治理,非能胥天下仕者使尽偿所原也。国家缺额有定,士子登进无穷。安得如许美官,以待萦情膴仕之人?徒滋纷扰,无济于事。’帝为下诏切止之。又云:文芸阁学士以第二人及弟,廷对卷“闾阎”误“闾面”,当加黄签,而翁文恭力拨之,经御史刘纶襄论劾读卷大臣,俱罚俸。翁氏举文,虽算不上舞弊,但当时已有好事的御史参劾了此事。又有人撰文论及此事:在文廷式中榜眼三个月后,御史刘纶襄上折,弹劾会试阅卷大臣,指出文廷式策论卷中,“闾面二字”,“并未签出”,光绪只好派人查卷。最后,翁同龢等此次阅卷大臣,均交“议处”。
光绪十七年,沂水苛政盐务称首,刘中瀚商同合邑请公车具呈都察院,并函知刘中策专折奏明,旨交东抚查办,使沂水盐税有所减轻。刘中策兄弟俩为沂水民众做了件大好事。
性格决定命运,刚直不阿的刘中策后因得罪了吏部尚书麟书,1891年被罢官,居京十五年,后被邀去济南府教书,此时他的心情是最坏的,最后病倒了,有刘秀冬的诗可以证明(诗略)。1894年被恭亲王起用为陕西试用道台(正四品)。1905年死于陕西任上,在陕西前后十五年。
刘纶襄书法造诣很深,行书出自董其昌,草书出自《孙过庭书谱》,如行云流水,潇洒飘逸,独成一体。本人见其大中堂一幅,录陆游诗一首,内容是:
野草闲花无歇时,一窗终日对东篱。
古纸硬黄临晋帖,矮笺自碧录唐诗。
落款:刘纶襄,篆书印章:刘纶襄印、蓉舫。
刘纶襄的文学水平也很高,他的诗清新雅韵,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曾为其姑奶奶刘黄氏写《黄母刘太孺人节寿序》(见民国十三年续修《黄氏族谱》家传下),为高鲁庭公撰写墓志铭(见光绪戊子年重撰《高氏族谱》),他的文章很受后人推重。下面是后人抄录他的佳作两篇,供欣赏。总之,刘纶襄是一位在沂水很受人尊敬的刚直不阿的好官,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大师。
书法家刘荫第简考
刘荫第,字楣荪,楣孙,清末沂水县刘家店子人,刘中瀚长子,刘荫墀的亲哥哥,刘敬修之族弟。清光绪丁酉科拔贡,安邱县教谕,宣统庚戌科举贡,外务部章京,和会司行走,司务厅收掌。诰授奉政大夫(正五品)。
刘荫第善于交际。光绪二十年岁次甲午正月参加了莒州小窑村诰封太恭人管太师母葛太恭人八衮荣庆及管象晋秋捷志喜仪式。光绪三十年孟春,又为黄母聂孺人写节孝碑文(见《黄氏族谱》家传下)。民国六年父亲去世后,与弟弟刘荫墀为父亲刘中瀚制作《刘府君中瀚行状》,由莒州翰林管象颐撰书,文中记录了刘中瀚一生的主要政绩和家世。民国时还为《管氏家谱》做传,为冀宁道台刘敬修撰写挽联,挽曰“自宣统逊位以还一老憗遗福慧双修绵世泽,示维摩微疾而逝千秋论定正和两字有乡评”,刘荫第在此自称为刘敬修的 “族弟”,有人认为南刘和北刘不同宗,似不妥(见《正和先生哀荣录》)。民国十三年为黄家庄《黄氏家谱》撰写《黄子良家事实录》。黄子良即黄培骥,号心临,以武勇闻于世,任国民学校校长,与刘荫第相距十数里,为至交,(见民国版《黄氏族谱》卷八末页)。可见刘荫第与沂水的黄氏莒州管氏来往甚密,这可能与他们之间有亲缘关系有关,但无论如何刘荫第是一位出头露面的人物,这与他的学识和职位也有密切关系。
刘荫第在京为官的部分资料在《刘府君中瀚行状》中有所记载,再次不再重复。值得一提的是刘荫第的书法,其行书章法布局严谨,漂亮俊逸流畅,深受沂水人喜爱。作者见其书法多幅,本文插图一为戊午(1918)长夏他为叠青撰写的四幅屏草书,另一为他为沂水名士扈丽生撰写的对联一幅,由此可见刘荫第书法之一斑。
沂水诗人刘秀冬考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