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xīnɡhuà)位于江苏中部、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处江淮之间,里下河地区腹部;在以上海为中心的世界六大都市圈范围内,属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有良好的地理区位、自然资源和经济基础。
兴化生态环境优美。是国家生态示范区,著名的“鱼米之乡”。世界四大花海之一“千岛菜花风景”闻名遐迩。
兴化古称昭阳,又名楚水;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源远流长,兴化诞生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等世界知名文豪和书画家。兴化市有文物古迹120多处,列为国家级、省级、市级的文物保护单位共有70多处,其中上池斋药店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苏省文物普查十大新发现(影山头文化遗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竹泓木船制造技艺、茅山号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国家级重大新发现(垛田文化景观)。
兴化先后荣获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县(市)、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市第67位[1] 、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500强县市第207位[2] 、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市)、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国小说之乡、中国不锈钢之乡、中国国际象棋之乡等称号。
相传,春秋时兴化属吴,战国时属楚,为楚将昭阳的食邑。昭阳 千岛菜花风景区
受封于海滨之地(即兴化一带),死后葬于城西阳山。故兴化又名“楚水”、“昭阳”。兴化原名昭阳,在宋朝原为犯人发配之地。后因范仲淹在此任职取名兴化,意为“昌兴教化”。
兴化是一个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邑,地处苏中里下河腹地。境内河湖港汊纵横交错,密如蛛网。因四面环水,交通不便,地处偏僻,向有“自古昭阳好避兵”的说法。
据《方舆纪要》载,原兴化县境本为海陵县的一部分。五代十国时期吴杨溥武义二年(920年),自海陵县划出北乡部分为招远场,后改为兴化县,这是当代兴化县治的开始。南唐时属海陵(后下通称泰州)。
宋代的兴化,始隶泰州,后改扬州。南宋高宗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升高邮军为承州,割县(兴化)治之;高宗绍兴五年(1135年)复兴化县治,复隶泰州。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又建高邮为军,仍以兴化隶属,后又复隶泰州。孝宗淳熙四年(公元1177年)再隶高邮。
元代(1271-1368年),兴化属高邮府,隶扬州路。明代(1368-1644年)兴化属高邮州,隶扬州府。
清(1644-1911年)初沿袭明的旧制,为扬州府高邮州兴化县,后直隶扬州府。
长安岗(2张)
辛亥革命以后,兴化县直属江苏省。1933年省下设专区,兴化县又隶属于盐城专区。
抗日战争时期的1940年,国民党江苏省主席韩德勤一度率军、政机构撤至兴化。1939年国民党八十九军军长李守维率部进犯黄桥时,其军部即驻兴化城内。1941年,日军侵占兴化城,炮制了汉奸政权伪政府。
早在1938年至1939年,中国共产党就在兴化境内建立了秘密组织,进行革命活动,发展革命力量。1940年初,在兴化农村建立了中共兴化县委,属苏中二分区。1945年8月,日寇投降,不久兴化城解放。1946年冬,解放军暂撤,县城被国民党军占领,但农村的大部分仍在中国共产党控制之中。
1948年底,兴化第二次解放。成立兴化县人民政府,隶属于地级扬州市。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兴化工农业飞速发展,经国务院批准,兴化于1987年撤县建市,改为兴化市。1996年改隶新成立的地级泰州市。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