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昊陵庙会

家乡区县: 周口市淮阳县

位于淮阳的太昊陵二月二庙会正在如火如荼地举行,精彩纷呈。幽默诙谐的非遗展演、独特的民俗表演、特有的旅游纪念品,还有那百吃不厌的美食……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全国各地的游客汇集于此。

太昊陵庙会 当地俗称人祖庙。太昊伏羲陵始建于春秋,汉代曾在陵前建祠。太昊伏羲陵占地36公顷有余,其规模之宏大,建筑之雄伟,世人叹绝。太昊陵庙会的声势之大、会期之长为中原地区庙会所独有。每年自农历二月二日始,至三月三日止,会期一个月。

庙会期间各种各样的民间娱乐活动,更引人入胜。其中以杂耍。表演为最多,狮子、龙灯、竹马、旱船等应有尽有。太吴陵祭祖庙会。同时又是一个民间游艺的展示会。“与其他庙会相比,太吴陵庙会习俗中有两个十分独特的地方。一是有“担经挑”,也称“担花篮”的比较原始的祭祖悦神的舞蹈。庙会期间,每天都可以看到来太吴陵进香祭祖悦神求福的“经挑班子”。这些“经挑班子”在太吴陵前载歌载舞,吸引许多前来进香的善男信女驻足观看。经挑舞每班四人,三人担花篮,一人打竹板、以数唱形式伴舞,三副经挑,六种花篮,边舞边唱。舞者皆穿黑衣,黑大腰裤,扎裹腿,黑绣花鞋,头上裹长近1 米的黑纱包头,包头的下边缘留有长6 厘米的穗子。

第二个独特的地方是庙会上有随处可见的“泥泥狗”。泥泥狗也称“太吴陵狗”、“陵狗”,是庙会上出售的一种泥玩具,吹之有声。每年的太吴陵庙会上,都布满了琳琅满目的泥泥狗摊点。这些泥捏的玩具造型多样,有斑鸠、蛇、蛙、独角兽、双头狗、人面猴、抱桃猴、草帽老虎、龟、燕等几十种之多。其形象夸张,神态各异,于古拙中见寓意。据考,这些泥玩具是流传至今的原始社会后期的活文物。也有人认为这些泥玩具是伏羲女娲结婚以后“捏泥人”留下来的习俗。

如今的太昊陵庙会,规模更加宏大,朝圣者已遍及全国各地。人数较多的地区西至京汉路,东至皖西,北至鲁西南,南至湖广。庙会期间,每天人流量达20多万人,高潮时达40多万人。由于人潮汹涌,会期又长达一个月,人们在朝祖进香的同时,利用各种形式进行物资、文化交流。不少国际学者、友人也都在此期间来太昊陵寻古探幽,研究古老华夏的东方文明,港、澳、台同胞以及侨居国外的华夏子孙,每年都组团来太昊陵寻根问祖,并以到伏羲陵前谒祖朝拜为荣,以示不忘祖先,不忘自己是龙的传人。

凯凯(2014-11-0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