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淮阴侯列传》这样描写韩信指挥的井陉战役:“韩信派一万人马夜晚先行,出了井陉关之后,渡过一条河,然后背水列阵。赵军看见韩信军背水列阵,都大笑而嘲讽之。 ”
“天亮之后,韩信竖起大将旗,击鼓走出井陉关口,赵军于是开门迎击,两军大战。双方激战了很长时间,胜负难分。这时,韩信、张耳假装抛旗弃鼓,逃回河边的军阵。赵军见韩信败走,果然倾巢出动,一面争夺汉军抛弃的旗鼓,一面追逐韩信、张耳。此时,位于河边的汉军,前有大敌后有河水,不得不殊死奋战。双方在河边激战,都无法取胜。 ”
“这个时候,韩信预先派出去的两千骑兵乘虚而入,冲进赵军空虚的营垒,把赵军的旗帜全部拔掉,竖起汉军红色的旗帜。 ”
“赵军急攻汉军不能取胜,只好退回营垒,等到了营寨前,只见自己的营寨插满了汉军的红旗,大惊,以为汉军已经全部占领了赵国的土地,于是大乱。这时韩信指挥河边大军反击,赵军营垒里的汉军骑兵又同时杀出,赵军腹背受敌,彻底崩溃。”
研读上述文字,不免让人觉得很搞笑。
搞笑一,依据司马迁的上述描写,韩信军是在夜晚出动渡河列阵的。既然是夜晚,几百米以外的赵军如何看得清韩信军是在背水列阵,还是渡完河马上发动进攻?是一万人还是千军万马?敌人已经乘夜渡河到了家门口了,赵军却一点也不紧张,不赶紧向领导报告采取应对措施,反而有闲工夫在那里闲聊发笑?
答:1、韩信这样做是故意为了让赵军知道并使其轻敌,既然要让赵军知道,而且是半夜行军,当然有点火了,一万人少说一千把火把,就算是近视眼,几百米外也是能看见的,而且赵军在壁垒中,既然是壁垒当然高度比地面高,登高望远,自然能看到。
刘邦
2、赵军20万,韩信1万人列阵,赵军就紧张?如果陈余要采取措施,早就听了左车的话了。还要等到现今?
搞笑二,一万人的军队渡河然后列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赵军为什么不乘其半渡之中,或上岸后军阵未成之时发动进攻,而要一夜心惊胆颤地等到天亮?
答:1、赵军没心惊胆战,从他们笑汉军时就知道他们心态很轻松。
2、半夜三更,倘若有埋灭、有诈怎么办?还不如明天光明正大的打。。。这也正符合陈余的“义兵不用诈谋奇计”思想。
搞笑三,赵军既然是在把守井陉关,为什么没有在关口设兵,反而让韩信轻松地敲着鼓走出了井陉关?“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
答:3、这要看具体地形,你没有亲地考查过井陉关就别乱说。井陉关是在井陉道出来以后,有一处空地,接着有一条河,再过来又有一处空地,再过来就是井陉关,这里是关口,也是最狭隘的地方,而且有井陉关在这里,不在这里设防,反而到前面去防?或者去筑一个新的土堡垒?石做的肯定来不及。
搞笑四,赵军既然依河防御,为什么要在河岸自己这边留出如此宽阔的地域,好像是故意让韩信的一万人能够轻松地渡河,还有足够宽广的地方能展开军阵,更有足够的距离让韩信能够进攻,然后又能够诈败退却?
答:没人说赵军是依河防御,他们是依着井陉关易守难攻来防御。
那是空地,你不留出来,难道派兵去防?那不就失去了井陉关的地理优势吗?而后来之所以出去进攻,是因为赵军以为汉军溃败了,才丢了这么好的地理位置。
搞笑五,再看韩信,既然已经在夜晚渡河成功,为什么不立刻向赵军发起进攻,而要如此辛苦地从半夜一直站到天亮?黎明时分是人最困的时候,万一这时候赵军突然发起进攻,岂不找死!
答:赵军据险而守,韩信半夜三更去打,就能打赢?3万人去打20万人,而且是攻坚战,能打赢吗?如果那些新兵有项羽这样强壮,我相信,你这话是有道理的。可他们有这么强壮么?
搞笑六,万一赵军没有像韩信预料的那样倾巢出动,让韩信有机会在赵军营垒里插旗,而是寨门紧闭全力防守我就饿着你,饿你三天。韩信背水列阵的这一万人岂不进退两难,从半夜饿到早上,又从早上一直饿到晚上。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三顿不吃饭前胸贴后背,岂不是不战自败吗?
答:这问题,更是没有智商性。你完全就没有用全面的、辩证的观点看问题。
赵军是不可能完全出动的,之所以完全出动,是汉军假装打败溃退。于是赵军才完全出击,换做你是赵军,你也会冲出去的,因为接下来追杀汉军、夺旗,都是有奖赏的, 而且追上去,可以抢汉军的辎重。是白痴才不会出去抢,可正是因为聪明才反而受骗。
搞笑七,万一派去插旗子的人半路遭到其他赵军的拦截被消灭了怎么办?万一赵军很快就击败了韩信过河的一万人,而派去插旗子的人却还没有到达又怎么办?
答:首先你看看:汉军的情况,是不胜即败,求的是速求速决。 不这样做,他也没有办法。而且赵军是肯定不会分兵的,如果分兵的话,早就在李左车的建议下就分兵了。再者,汉军这是偷袭,行动肯定是隐蔽的,被赵军知道了还怎么偷袭?
其次:如果那一万人被击败了,那么2000骑兵就算偷袭成功也没有用。而且这是不可能的事,因为韩信早就做好了一切作战准备,而且韩信熟知兵法而能活用,对方的陈余是什么样的,大家知道,所以如何不胜?
搞笑八,万一赵军即使看到营寨换了韩信的旗帜也没有溃散,反而是拼死一斗怎么办?很显然赵军人多,韩信人少;赵军酒足饭饱养精蓄锐,韩信军一夜没睡几顿没吃,胜负还有悬念吗?
答:你没有身处战场,你哪里知道赵军的心理?
首先:是赵军打不过汉军,想要回撤,已经下达了回撤令了,这时回撤不是慢慢走回去的,是边打边撤的,走不了多远看见自己的井陉关被占了,这谁能不乱?因为谁都不知道井陉关里有多少汉兵,而且井陉关被占,赵地里面根本就没兵,大家都以为赵王被捉了,王都被捉了,当兵的还要为谁卖命?
而且他们是出去攻击汉军的,此时回来要攻井陉关没梯没塔怎么攻?而且前面的汉军又是死战。
将军一下撤令,那肯定是兵败如山倒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