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位于大巴山系米仓山南麓,东起达州、南接南充、西抵广元、北连陕西汉中。
面积:12325平方公里
人口:359.1万
行政区划:辖巴州区、平昌县、通江县、南江县
市树:榕树
市花:杜鹃花 巴中市位于四川东北部,处于重庆、成都、西安的金三角地带。市政府所在地南距重庆450公里,西距成都400公里,北距西安650公里,与相邻的达州、南充、汉中及宝成铁路、襄渝铁路距离都在200公里左右。辖巴州、通江、南江、平昌四区县,250个乡(镇)、2354个村,总人口359.1万人,总户数91.7万户。幅员面积12301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507米,最低海拔208.3米。
灿烂的历史文化
巴中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就有人类活动。东汉永元年间置汉昌县,建安六年改属巴西郡,北魏置巴州。巴人部族素以英勇善战,能歌善舞而著称。汉高祖刘邦在南江大 坝建牟阳城筑巴峪关,萧何月下追韩信至截贤岭,张飞夜袭巴州智擒严颜。境内始建于梁魏、盛镌于唐代的南龛、西龛、北龛、水宁寺等地的摩崖造像多达5210余龛、7200余尊,以布局精巧、艺风平实而著称,再现了唐代辉煌的宗教艺术,被国内外专家誉为“巴中盛唐彩雕全国第一”,是全国十大石窟之一。
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还孕育出宋代天文学家张思训,“世界十大革命性伟人”晏阳初等名人;西晋成王李雄、前蜀开国皇帝王建、唐太子李贤、诗人李白、杜甫等名人学士先后游历巴中,留下不朽名篇佳话。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巴中是被毛泽东同志称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大区域”--川陕苏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1932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由鄂豫皖经陕南转战巴山,解放巴中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极盛时期发展到纵横500里,拥有23个县市、500万人口、4万平方公里的红色区域,中共中央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川陕省苏维埃政府等首脑机关先后驻通江和巴州,现建有全国最大的红军烈士陵园和邓小平、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笔题词的“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川陕苏区将帅碑林”、“刘伯坚烈士纪念碑”、“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等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巴中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就有人类活动。东汉永元年间置汉昌县,建安六年改属巴西郡,北魏置巴州。巴人部族素以英勇善战,能歌善舞而著称。汉高祖刘邦在南江大坝建牟阳城筑巴峪关,萧何月下追韩信至截贤岭,张飞夜袭巴州智擒严颜。境内始建于梁魏、盛镌于唐代的南龛、西龛、北龛、水宁寺等地的摩崖造像多达5210余龛、7200余尊,以布局精巧、艺风平实而著称,再现了唐代辉煌的宗教艺术,被国内外专家誉为“巴中盛唐彩雕全国第一”,是全国十大石窟之一。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