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美食(五)金榜牛乳

家乡区县: 佛山市顺德区

顺德乃粤菜主要发源地,善于博取众长,推陈出新,烹饪河鲜和蒸炒各种菜肴以风味清淡香脆驰誉海内外;早在清代,游宦广东的省外人士即称道“顺德乳蜜之乡,言饮食,广州逊其精美”;及至近世,“食在广州,厨出凤城(大良)”的说法,更获得外界普遍公认,广州、香港、澳门和海外粤人聚居地的酒楼餐馆,多喜聘用顺德厨师,以“凤城名厨”以广招徕。

简介
大良牛乳
大良牛乳
大良牛乳是中国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镇出产的一种牛奶制成品。本来是附近金榜乡的特产,形状为圆片,故也称金榜牛乳饼。
当地人在水牛奶或乳牛奶里混入食醋和食盐,使牛奶蛋白凝固,后再用模压制成比较脆的圆片状,再与盐水一起入樽出售。大良牛乳的味道咸中带微甜味,通常都与广东粥混合一起吃。也有人冲热水喝。
2 描述
金榜牛乳
始于明代,原产大良金榜村。为雪白圆状薄片,味略咸而甘甜可口,正气补身,有坠火功效,可佐粥下饭。
金榜居委会主任说:“明代时,就有金榜牛乳,但谁也不知道具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前辈的人说有了金榜村,就有了金榜牛乳。”
相传以前,金榜村耕地很少,当地村民大多靠养水牛,由于靠养水牛卖牛肉,周期较长,难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一些金榜人便开始以挤卖水牛奶为生,然而水牛只有在哺乳期才有牛奶,可是哺乳期有奶又有小水牛,小水牛吃了奶后,水牛就没有更多的奶让村民拿到市场上卖了。因而,村民一般是等到水牛产下小水牛之后没多久,就将小水牛杀了卖肉,再挤水牛的奶上市场卖,因而,金榜牛乳又称为“杀子取食”的中华小吃。
由于市场需求不稳定,有时候,村民挤出牛奶后却卖不掉。然而受条件限制,牛奶保鲜不易,金榜人就用醋和食盐将牛奶制成晶莹透明的牛乳片———金榜牛乳来保存。经过一代代人改良,金榜牛乳以地道甘香、清热下火、老少咸宜而成为顺德特产、中华名小吃。
现除大良镇内的数十家店铺制作经营外,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华侨制作商户,亦以“金榜牛乳”标名以广招徕。
以下内容引自佛山在线---佛山日报,使用时请标明版权。
3 流程
金榜牛乳制作过程
新鲜水牛奶一煲,微温;白醋一煲,微热;一盆高浓度的盐水另加一个茶杯、一个小勺、一块模具。
在茶杯里倒1/3杯白醋,用勺舀一勺牛奶入杯中,牛奶马上凝固成团状,然后将成团的牛奶倒入模中,用手指将其抹平,再用手掌将牛奶里的醋压挤出来,最后轻轻掀出牛奶片,放入盐水中,泡四个小时,拿出来就成为远近闻名的金榜牛乳了。
李梅欢介绍,制作金榜牛乳关键是掌握牛奶和醋的温度,不能太热,否则牛乳会老,不好吃;也不能太冷,否则难以凝固。最关键的一点是那一盆高浓度盐水的制作,浸泡金榜牛乳的盐水不能用加工过的食盐,而是将没有经过加工的海盐煮开,用纱布过滤后,再煮干成盐粒,然后将盐粒融成高浓度的盐水。
注意事项:
1、白醋的加温随着天气的变化而不同。
2、牛乳片要小心地装入瓶子,以防乳片破碎。
3、装入瓶子的牛乳还要加些新鲜的盐水保鲜防腐。
4、为牛乳包装标签盖上生产日期,以保证顾客吃到新鲜的牛乳。
5、将制作好的牛乳包装入箱。
注:李梅欢是一大良金榜居民,今年40多岁(2005年)了,她从十几岁开始到如今,一直都做金榜牛乳,下同。
4 历史
一天天走向没落
金榜牛乳曾是金榜居委会的支柱产业之一,金榜居委会主任说,那时金榜4个生产队中便有3个牛乳工场,工人60多人,奶牛200多头,在养牛只能作为副业的当时,这已经相当“可观”了。几头奶牛,一条艇,便几乎解决了老一辈金榜人的生活出路。然而,几十年过去了,金榜牛乳没有发展壮大,反而一天天走向没落。
李梅欢忧虑地说:“我们担心金榜牛乳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消失。”
辛苦和经济效益低,成为金榜牛乳致命的软肋。
李梅欢说:“有猪有牛,一世苛留(困扰的意思);没猪没牛,一世风流。”
正如当地有俗语所说的,做500克牛乳也不过两三元的利润,由于劳动量大,经济效益低,目前金榜还在做牛乳的无一例外都是上了年纪的妇女,而且不少是因为赋闲在家,操门传统手艺来消磨日子、赚点补贴,并不把它作为主要经济来源。年轻一代的金榜人则已彻底洗褪了农民的气息,出外谋生,参与竞争,都没有再承旧业。
金榜牛乳的尴尬
大良虫崩虫少、双皮奶和金榜牛乳,同为始于明代的民间小吃,也曾各领风骚,深得不同人群的喜爱。可在时代发展的车轮中,它们却走出了不同的痕迹。如今,大良虫崩虫少和双皮奶,在繁华地带规模经营,生意红红火火;而金榜牛乳却在窄小的巷里摆摊设点,门前冷冷清清。
不可否认,有些食品会随着人们口味的变化而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金榜牛乳曾位居“中华名小吃”的行列,从这个角度出发,保护和发掘这个传统小吃是很有价值的。但令人担心的是,目前在大良,制作并经营这种名小吃的只有数10户人家。

黄慧敏(2014-11-0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