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 民俗1

家乡区县: 江苏省丹徒区

介绍了这么多应该说说令我最记忆深刻的镇江民风民俗,

特别是大年除夕每一年回家,

家家

户户贴春联按我们中国的习俗传说便是—驱年。

然后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年夜饭,

而且每家必

不可少的二道菜,炒安豆苗、水芹菜、代表着安安稳稳,还有路路通,取个好意头。饭后节

目自然是小孩最为看重“讨压岁钱”

,以广东人来说便是一年好利是了。就在这一晚的欢声

笑语开始守岁,听着金山寺撞钟传来深厚绵长的钟声祈求来年一年的平安。

紧接着是一年最热闹的开头,年初一吃红走四方,拜新年

......

还有热闹的十五元宵佳节让

人津津乐道极具地方特色便是——有娘家要给新嫁女儿送灯之俗,有着“十八或二十落灯,

上灯圆子落灯面”

小时候我最喜欢的是端午节,每家每户包粽子,悬挂钟馗像,门上插艾草、菖蒲,午时烧艾

熏屋,用雄黄、蒜头、菖蒲根泡酒洒墙跟,中午肴食

十二红

,小孩穿老虎鞋,额头上用雄

黄酒点

字,

脖子上系五彩线编织的蛋网,

午后看赛龙舟。

想起自己小时候穿老虎鞋威武

过街的快乐,正如那一首清平乐,只有那一派派的安平喜乐。

说到饮食习俗:镇江的早餐喜锅盖面,伴以肴肉、蟹黄汤包,接下来便是一天的早茶。说起

这吃,便不得不提到在镇江家喻户晓,于全国恐怕也是鼎鼎有名锅盖面。

镇江锅盖面又称伙面,其做法并不复杂:

将面粉揉好后擀成薄片,

再用刀细切,与锅盖一起

下锅煮熟,

捞起放入调好佐料的碗里即可。锅盖面的特点是软硬恰当,

面的柔韧性好,

老少

咸宜。然而正是这种并不复杂的煮面方法,被誉为是镇江人在饮食技艺上的一项创举。

关于锅盖面的来历,

民间有很多种说法。

有乾隆下江南的典故,张嫂子锅盖面店的故事,有

夫妻合伙造伙面的传说„„这里记叙了另一种说法:有一对姐弟,

相依为命。

弟弟有病,

味不佳,姐姐天天下面给他吃,可弟弟总是说面条下硬了。于是,姐姐想办法擀细面条,将

面团放在案板上,用一个竹杠,人坐在上面压着面团跳,从左到右、再从右到左,将面团压

得薄薄的,然后削成细细的面条。

姐姐将面条放进锅里,又想加点青蒜,手忙脚乱之际,将旁边汤罐上的小锅盖放进了大锅。

没想到,这样的面条却让弟弟吃得又多又香。

原来,用小锅盖四周透气,这样下出的面不容

易烂,有筋道,味道更佳。从此,镇江的锅盖面名声大振,大街小巷里出现了很多做锅盖面

的伙面店。

传说孰真孰假其实不必深究,

也许正是传说的源远流长,

增添了锅盖面的美丽,

赋予它一个

鲜活的色彩。

霓虹灯下灯红酒绿(2014-11-0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