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然生态资源看,陕南三市中,南国风光最秀丽、南方风情最浓郁的是汉中——2002年被国家确定为“生态建设示范试点市”,陕南三市独此一家;从人文旅游资源看,陕南三市唯有汉中于1994年被国务院正式命名为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虽然行政级别上,汉中同安康、商洛属于平级城市,但如果从规模,城市肌体发育的成熟完备程度,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格局、气象、品位等方面来衡量,安康、商洛跟汉中其实并不在一个重量级上。 近年来,汉中旅游虽然也取得较快发展,但依然面临着巨大的、固有的、与生俱来的根本性困惑,如影随形,难以摆脱。有业界人士说,长期以来,汉中旅游主打产品和思路始终不清晰,“两汉三国历史文化游”也没做起来;还有人说,游客来到汉中,基本上没有什么明确的旅游始发中心,更没有一条明朗的精品线路。 汉中旅游到底怎么了?问题的症结和对策何在?带着一连串的追问,5月初和7月初,笔者两赴汉中,展开深入调查。 一问:汉中旅游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从西安出发,沿西汉高速从东北向西南前行,7月的秦岭,莽莽苍苍,满目葱茏。越往前走,越来越浓郁的南方风情。扑面而来的,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排山倒海般奔涌而来的绿色。那是一种真正的、从骨子里、从灵魂里挥洒出来的绿。原来我们离南方是如此近在咫尺!仅一山之隔! 从旅游的角度来看,秀丽的南国风光,浓郁的南方风情,是一种景观,更是一种诱惑。 如果以全球视野来观察人类旅游活动目的地的变迁,会发现从英国出现滨海旅游度假地以来,上世纪最显著的行旅轨迹是:向南!再向南!从西北欧到地中海,从北美到加勒比海,至上世纪80年代,东南亚、澳大利亚黄金海岸、赤道两侧,终成旅游目的地。 为什么来自“南方”的旅游产品会如此受欢迎? 美国夏威夷大学旅游学院曾专门请美国大陆的专家来做调查,专家和游客一致认为,最吸引人的决定性因素是自然美景和气候。 从事旅游业研究的人员则用“逐光需求”这一专业术语,给予这个问题更细密、更精深的解释。中科院地理所刘家明研究员曾运用这一概念,解释“西北欧游客向地中海沿岸聚集”这一现象:北欧纬度偏北,西欧多雾,光照时数都偏少。早期,由于交通限制,只能在自己国家附近的海滨,去追逐阳光和海水,但大部分时间难以得到满足。而地中海沿岸,一年四季都有非常充足的阳光,成了理想的度假胜地。比地中海更南的区域,阳光、沙滩、大海的资源更为充分——一路往南,追逐更丰富的3S,遂成潮流。世界旅游理事会的专题研究报告里的数据显示:3S为现代旅游最为优质的资源,拥有3S资源的旅游地,未来的增长幅度将高于拥有其他旅游资源的目的地。 这是一个已经开始、但还远未结束的趋势。 陕西省旅游设计院副院长、总规划师崔宁认为,以3S资源的最高标准来衡量,汉中的旅游资源比起更南的区域,当然有差距。但是,地处中国南北分界线,背靠广袤辽阔的北中国,这是汉中最大的独特性,也是最大的优势。从整个区域市场看,汉中最大的特征,甚至可以说,不是它的青山绿水,而是它背后干旱少雨、生态条件恶劣的中国北方地区。这是区别于所有大环境的,也是汉中旅游的生命力之所在。汉中面对的是一个无比巨大的中国北方客源市场。非常可惜,对于这一点,汉中人还浑浑噩噩沉在睡梦之中,没有灵醒过来。 二问:“两汉三国”是汉中旅游的优势资源吗? “汉中旅游,生态资源是优势,人文资源是劣势。”崔宁副院长一语中的,对汉中旅游资源进行了(中肯,切中要害)分析评价。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