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大平原之名人董元度

家乡区县: 山东省平原县

     董元度(1712~1787)字曲江,别号寄庐,平原县董路口村人。清乾隆年间的著名诗人。秉承家学,自年少便以春柳诗擅长。乾隆十二年(1747年)科举人,与其父(董思凝)皆因作诗而声满京国。乾隆十七年(1752年)科进士,人词馆(翰林院),不久,外任江西定远县知县。一年后改任山东东昌府(治所在今聊城市)教授,任教10年,精心攻读诗文,诗名大扬。著有《旧雨草堂集》八卷。

     董元度是清代乾隆时期著名的诗人。秉承家学,自年少便以春柳诗擅长。乾隆十二年(1747年)科举人,与其父(董思凝)皆因作诗而声满京国。乾隆十七年(1752年)科进士,人词馆(翰林院),不久,外任江西定远县知县。一年后改任山东东昌府(治所在今聊城市)教授,任教10年,精心攻读诗文,诗名大扬。著有《旧雨草堂集》八卷。 与纪晓岚关系很好,很有个性,热爱自由,无拘无束,个性洒脱。

      话说清代大才子纪晓岚有一个好友董元度,号寄庐,字曲江,山东平原人,乾隆十七年进士,人词馆(翰林院)。不久,外任江西定远县知县。一年后改任山东东昌府(治所在今聊城市)教授,任教10年,精心攻读诗文,诗名大扬。著有《旧雨草堂集》八卷。

      这位董元度很有个性,热爱自由,无拘无束,个性洒脱。中了进士,入翰林做官,别人是老老实实想着法儿得皇上宠信,这位先生常常请假,今天爸爸病了,后天妈妈病了,大后天家里有事,实际上他老人家出去游山玩水,逍遥自在去了。公行事闲云野鹤,品性清高,寄情于山水间,避浊浊浑世,倒也自在。

      自视甚高的纪大学士能与董元度成为挚友,大抵凡是才子,总对清高洒脱的才学之徒青睐有加。
纪昀《戏赠曲江》诗中说董元度“疏狂全未减,落拓久无聊”,并称:“爱尔如兄弟,结交三载余。每怜同寂寞,相与惜居诸。”后纪晓岚被贬至新疆,苦闷不堪,想起了董大先生官不大,钱不多,却能过得有几分才情浪漫,纪晓岚受此鼓舞,没有在新疆抓狂,而是边游览塞外风光,边写些酸文,减轻了不少心理压力。

      话说回来,虽然董元度官场混得没个成绩,小日子过得真是逍遥自在,我行我素,不用看人下菜碟。
纪晓岚丰衣足食,却要事事看皇帝眼色,在纷繁的人事中纵横捭阖,小心翼翼,有时候有点闹心,没准儿就羡慕董元度了:老董啊,我是身不由己,人在江湖,哪有你笑傲江湖的勇气啊,不过你倒是笑傲江湖了,可是天天白粥咸菜,也挺苦啊。
      董元度如此洒脱,对上下逢迎,兢兢业业做个勤官自是不太上心,仕途不顺,加上喜欢旅游,又不会捞钱,后穷困而死。

 

楠子(2014-11-0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