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踩门
民间修房建宅,在安装大门时要举行踩门仪式。届时,将刚安装好的大门关好,主人立于屋内,由一位德高望重、福寿双全的人手端大茶盘,盘内放红枣、核桃、硬币等物。他走近大门时,主人将门打开,恭敬地将其迎进屋。踩门人一边进门,一边口念颂词,内容是“踩福门,踩祥门”、“启福门,启祥门”之类。颂毕,将盘内的红枣、核桃、硬币等物撒向屋中,象征财富福寿滚滚来,至此,新屋才算正式落成。
挂吞口
修房建宅,如果通常的冲煞不能避开,正门朝向不太吉利,那就要在门前悬挂吞口,以避煞星。吞口为一夸张变形的人头像,其貌威武勇敢,眼大鼻圆,口衔一柄七星宝剑。据传,此头像有镇宅驱邪作用。
乐山求雨
三江汇流的乐山,也有旱魔肆虐之时。民国时期,每当久旱无雨的时候,“求雨”就成了关系国计民生的要务。全社会上上下下,各尽其能,各出其力,最多的,最常用的方法自然是求神祈祷了。当然,由于天干“求雨”事关大局,政府首先有所行动,县大老爷会发布政令:一,“禁屠”——不得杀猪宰羊,免伤天地和气,不叫老天爷生气;二,“禁酒”——不得酿酒熬糖,不涉奢侈之风。风不调,雨不顺,人世间当官的也好,做民的也好,都得准备过苦日子。
跟继,老霄顶上的灵官楼热闹了起来,人们有组织地去请供奉在楼上的铁灵官像了。上千斤的铁灵官被人们吊放到老霄顶山腰的清虚宫外,再被十六名壮汉用抬杠抬到乐山公园门前晒太阳。让这位神仙尝尝烈日炎炎似火烧的滋味,明白他该为老百姓上天求雨去了。
这铁灵官求雨之俗在民国之前已然有之,清代乡贤张瑞《挹爽轩杂记》记载清楚:“嘉俗久不雨,始请斗口灵官设厂道署前,三两日即得雨,鲜不应者。神,铁身,供高标山玉皇殿之下,三清殿之上。其像卓立,立小楼以祀之。”“道署前”即老百姓叫的“道门口”,正是老公园(今海棠广场)门前一带。所立小楼即清嘉庆时所建灵官楼(灵官殿),至今犹存。那时,最直接的受害者农民更不会坐以待毙,纷纷组织起来结队进城上街游行。庄稼汉队伍自有庄稼汉特色:一个个庄稼汉光着青筋绽裂的膀子,赤裸着黝黑的上身,头戴柳条叶扎成的帽圈,手举从田地中拔起的枯禾苗;又用稻草编织成草龙,你摇头我摆尾,一路狂舞不歇。街两旁居民则从事先准备好的水桶中,舀水向农民和草龙身上泼去。一时水花飞溅,人龙乱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