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雨人,近代教育家,原名尔霖,以字行,1867年生,无锡堰桥村前人。年少即怀有壮志,毕业于南洋公学,1902年留学日本弘文学院师范科, 加入孙中山先生组织的同盟会。回国后,参加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失败后,军阀纷争,他厌恶仕途,把毕业精力放在教育和水利事业上,出任北京女子师范学校的多所学校的校长。 他是近代崇尚实践努力维新之先导。
胡雨人曾任无锡公益工商中学、宜兴中学、常州中学等校校长,受到好评。并在家乡创办胡氏公学(即今堰桥中学前身),培育人才。堰桥村前一带,成为当时无 锡北乡的“文化之区”。与此同时,他又在家乡创立“村前图书馆”,把自己家藏和动员其子侄家藏的16余万册图书全部捐献了出来,另向各方征集。其藏书之多,规模 之大,在当时无锡县乡村是首屈一指的。
胡雨人对水利、水文等素有研究。 曾受聘江淮水利测量局,足迹遍及淮北、江南各地,勘察地形,测水位,看险情,艰苦奔波,成效卓著,著有《江淮水利调查记》、《淮沂泗实测蓝图》。后任太 湖水利局参议,经五六年实测,提出太湖水利工程实施计划,著有《太湖水利计划》。在他的倡议推动下,成立无锡县水利工程局和水利研究会,对无锡农田水利事业贡献甚大。
胡雨人晚年,患了严重的肺病,在无力行动的情况下,还是念念不忘水利事业的发展,一遇暴雨,仍雇了一只小船外出,拿着测水仪,测量水位,早出晚归。到病 情恶化时,他还是坐在藤椅上,请了两个人抬着他进行工作。逝世后,其门生故旧特在村前公园为他竖立铜像,1935年铜像揭幕时,由吴稚晖书写了“胡先生像石记” 篆文,刻在石碑上,以志纪念。铜像不幸毁于“文革”浩劫。今吴文化公园名人厅有纪念胡雨人先生的塑像。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