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区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

家乡区县: 天津市西青区

      西青区距天津港应该说只有30公里,另外距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只有15公里,距首都国际机场也只有100公里,所以形成海陆空立体的交通网络,这是第一个优势。
      那么第二个优势西青区有科学的布局规划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区规划定位为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北方电子信息中心、汽车与科教研发基地,另外还有生态宜居城区。为此我们着力完善了全区土地利用总体的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西青新城总体规划,也科学制定了产业布局规划。在第三产业发展上,我们是按照一带、两廊、四河、十个聚集区这个空间布局进行规划的。
现代商贸物流、民俗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目前联邦快递、普洛斯等服务性企业已经进驻我区,以杨柳青民俗文化为龙头,以崇文和尚武为两翼的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创意产业等新兴服务业异军突起发展活力不断显现。这是第二个优势。
      第三个优势,西青区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西青区人文底蕴比较深厚,文化资源也比较丰富,是天津市确定的民俗文化旅游区,著名的爱国武术家霍元甲、韩慕侠就出生在我们西青区。这里有始建于唐代的峰山药王庙,修建于明代的京杭大运河和文昌阁,有享誉华北第一宅美誉的石家大院。有亚洲最大的室内的热带植物观光园,另外还有供奉11000多尊缅甸玉佛的玉佛禅寺。杨柳青的年画,杨柳青的根雕、杨柳青的风筝,杨柳青的剪纸是杨柳青的四大绝活。特别是杨柳青的木板年画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的影响。杨柳青年画位于全国四大木板年画之首。区政府的所在地千年古镇杨柳青也先后荣膺中国魅力文化传承名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称号。这是第三个优势。
      第四的优势,是西青区有着优美宜人的生产生活环境,近年来西青区全面开展国家级卫生区、生态区的创建工作,也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打造生态宜居高地,高标准地启动了“五路五河”等改造的工程。打造了一条条路阔、水清、岸绿的亮丽风景带。那么全区的林木覆盖率达到了17.2%。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地加快,区内有万科、中海、富力等地产商开发的别墅区、高档住宅区,一共有10个片区。另外全区7个镇全部达到了全国环境优美镇的标准。杨柳青镇、张家窝镇、大寺镇、中北镇,这么四个镇被评为国家级的卫生镇,中北镇还被评为天津市最具幸福感城镇。此外西青区还是全国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先进地区,多次捧到长安杯。安全稳定的外部环境为咱们文化产业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这是第四个优势。
      第五个优势就是西青区有着高效的便捷服务。在区政府所在地杨柳青镇和西青开发区分别建立了行政许可服务中心和投资服务中心。实行了一条龙的服务。一站式的服务。开辟了绿色审批通道,方便企业投资。天津海关在我们西青开发区设立了代理处,办理全区进出口业务。通过建立和完善一体化的服务,首问负责制、政务公开、服务承诺、举报监督等等制度,全区已经形成了法制健全、制度公开、政策透明的良好发展环境。社会化服务体系也比较完备,区内也有会计事务、法律服务、房地产评估及拍卖、典当等各类中介服务组织100余家。这是第五个优势。
      第六个优势,西青区还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西青区还是一个高校林立,人才聚集的智力宝地,天津市的第三高校区、天津的大学城就座落在西青区。区内及周边地区有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师范大学、理工大学、工业大学等大专院校一共是20余所。中专职校也有30余家,科研机构是140多家,可以为企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保障。
      近年来西青区的文化产业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但总体上还处在起步、探索、培育的初级阶段,在这个产业规模,经营水平、运作方式和经济效益上与先进地区相比,我们感觉到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个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文化产业的产值还比较弱,文化产业以及相关产业的收入约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还比较低,这是我们感觉到存在的第一点差距。再有一点差距就是文化产品的关联度还比较低,特别是旅游景点,我们分析到小而散的一些问题还比较突出,与旅游产业配套的相关设施还不是太完备。第三点差距,我们感觉到文化产业缺乏创意。目前我区的文化产业缺乏创意,深入挖掘还不够,难吸引人留不住人,附加值也比较低。第四点我们感觉到新兴产业发展较慢,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的现代传媒、数字娱乐、虚拟现实、影视动漫等高新技术文化产业在我们区也仅仅处于起步阶段。第五点我们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尚不完善。在税收土地政府补贴,社会融资以及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这几个方面还没有完善一些配套类政策。

夜雨蔷薇2222(2014-11-0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