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六】 “六月六,晒红绿”“六月六,带姑姑”; 六月六虽算不上重要节气,却无疑是个充满感情色彩的节日。
晒龙衣?狐偃带女?这都是久远传说。我们这就是借着大六月晒去“霉气”,收藏好衣物,就是借着这农闲时刻,想着自己亲人,带回来享受天伦之乐。 六月六还是“解绒”日;一个月前端午节上孩子扎得彩绒此日解除。 解下的绒线,或搭树上,或扔在屋顶。既是宣布阻截百邪禁忌日结束,也是留盼下月“七巧日”喜鹊衔去为牛郎织女搭桥相会。 除了收干晒湿带亲人解彩绒,六月六吃炒面无疑是这个节日必须提及的。溯源,多有是兴水利拜龙王将小麦炒熟碾粉便于携带之说。其实这里面可充分反映先民智慧形成科学的成份; 早先,广大平原地区均靠地里刨食,吃得都是随季应时食物,六月初自然食新麦了。 新麦入仓,需要近一个半月的后熟期才能达到适口品质,不然则又粘又黑,不利于常规的食品加工。而炒面则正好取其粘稠香馥别具一格的食品风格,真是神来之笔! 炒面不独小麦可以加工,大麦元麦一样可以加工成美味怡人的食品。这对调节粮食食用期无疑也起到积极作用。 我们这地区吃炒面还颇具创新,从炒面里加芝麻粉增香,到炒面里加南瓜糊添甜止噎,一直演绎到如今的加鲜果葡萄干等粘糯甜香适口,真的是“忆苦思甜”呢!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