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方言

家乡区县: 九江市玉山县

玉山话属吴语系。吴方言是汉语方言的一种,又称江南话,江浙话等,主要通行于江苏南部和浙江,在我们江西则通行于一区三县,即上饶市信州区,上饶县,玉山县,广丰县。很多人有一个误区,认为江西人说的肯定是赣方言,这是不对的,事实上,在江西南部(赣州)一带,也通行另一种非赣方言——客家话(客家不是少数民族,而是汉族的一个民系)。玉山话与赣方言的区别较大,而与吴方言中的浙南吴语有较多的相似之处。 由于地理位置、移民等原因,县内部分地方分别存在着福建话(分布在紫湖、三清乡、文成乡的文成、邱家、山边、板桥等村,白云乡的石牌村,南山、四股桥、双明、少华等乡的部分地方)、南丰话(分布在文成、六都、华村等乡的部分地方)、江山话(分布在官溪乡、下镇乡生姜村等地)、徽州话(分布在三清乡岭头山地方)和怀玉山官话(分布在怀玉乡的小怀玉、上洋坂等地)。上述方言区的人,长期受玉山方言的影响,所说的话与原方言已有差异。他们大部分能听懂玉山话,一些人的玉山话还说得相当流利。但在某些交通不便的山区,至今还有近半数人只能说当地方言,不会说玉山话,有的甚至还听不懂玉山话。

第一:玉山话虽然归属吴语,但事实上吴语内部分歧较大,很多地方不能互相交流,尤其是南部吴语之间。这就造成很多人的一个误区是:玉山话只有玉山人说。这是不对的。事实上我们可以与广丰,常山人用方言完全无障碍地交流,上饶信州区的,上饶县,江山,开化等地的方言,我们也能听懂大部分,这样一来,广义地说,我们可以与差不多600万人用方言交流。另外,南方方言相对于北方方言更接近于古汉语,也就是说,南方方言都是较好地保存了古汉语特征了,既然如此,南方不同方言之间也有一些共通的地方,比如,喜欢听粤语歌的人就知道很多词汇,粤语与玉山话发音很相似,甚至有些完全一样,比如“三江”,“世间”,“讲”等等,还有闽南语也是。

第二:前面讲到,南方方言保存了较多的古汉语特征,这是因为历史上,汉语主要受北方游牧民族影响,而游牧民族的影响一般仅限于北方地区,较少波及南方,其次也因为,南方多山地,较封闭,客观上减少了与外界的交流,在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时代更是如此。玉山话是南方方言,当然也保存了很多古汉语特点,比如,北方方言(除晋语外)现在已无入声,而玉山话则保留了所有入声,还有清浊对立(清浊对立是吴语的准入门槛),而且玉山话也是吴语中少数不腭化的,而且尖团分立明显。

第三:很多人会认为地方话有点粗鄙,的确,地方上很多土话,尤其是脏话,是显得粗鄙。但是很多人也不知道这么一个知识,任何一种方言都是分文白异读的,何谓文白异读,举个例子,“日”字,玉山话中,“日记”,“日子”两个词,“日”字的发音是不一样的,“日记”中的“日”发音即为文读,“日子”中的“日”即为白读。文读就是古代书生们念书时的发音,白读则是日常交流用语,文读相对于白读要文气一点。玉山古代人才辈出,那些文人们之间也通行有一套完整的文读体系,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很多人以为读古诗,读文章只能用普通话,这是错的,任何一篇文章,一首古诗,都可以用玉山话念。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因为大力推广普通话的结果,大多数人已不太会用玉山话念诗词了。但是一般的白话文文章,我们还是可以较顺利地用玉山话读的,我们父母一辈尤其能做到,我们则较为吃力。所以,可以的话,我们可以多多尝试用玉山话读读文章,读读诗词,如果家里有受过教育的老人就多向他们请教请教。你会发现,很多用普通话读起来不押韵的诗,用玉山话念就很押韵。听说,信州区的一名学生每次做文言文断句时就用上饶话(上饶街腔和玉山话类似)读,每次都断的很正确。

第四:玉山话不但存古,而且还很文雅,有很多文言词汇我们还在用,比如,玉山话“玩”叫“嬉”,夸女孩子漂亮叫“熨帖”,管青年男子叫“后生儿”,管筷子叫“箸”,“不”叫“弗”,“多少”叫“几多”,“没”叫“未”等等,很多很多这样的词,我们日常生活中注意发现的话,就会觉得真的是很神奇,太有意思了。还有很多现在已经完全不用的词玉山话也有保留,比如玉山话表示藏起来的词叫“囥”。

chenyi(2014-11-0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