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站隶属上海铁路局管辖,为萧甬铁路、杭甬客运专线的终点站和甬台温铁路的起点站。新铁路宁波站于2010年10月正式开始大规模改建,历时38个月后于2013年12月28日重新开通运营。此次改造后建成站房面积7.4万平方米,同时可容纳9000余名旅客候车,高架候车厅约2万平方米,站台雨棚面积5.9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8万余平方米。站场总规模14台16线,设2条正线,14条到旅客到发线。铁路宁波站工程总投资120亿元,其中铁路工程投资35.14亿元,其他为地方配套设施。新铁路宁波站配套设施有南北广场、宁波轨道交通2号线、4号线、市域公交、市内公交、慢行交通和8条通站道路。其中南广场用地面积约10.1万平方米,北广场为用地面积约5.6万平方米,南北广场地下空间利用约8.5万平方米(主要用于出租车、社会车辆候停车)。新铁路宁波站共六 宁波站候车大厅
层,地上三层,地下三层。地上一层是站台层,主要分布着进站大厅、售票厅、铁路生产生活用房、贵宾候车厅和站台;地上二层是高架候车厅,还配有辅助售票厅;地上三层是商业夹层。地下一层是国铁地下集散厅,有一条地下通廊,连接南北广场;地下二层和地下三层都是宁波轨道交通2号线的站厅层和站台层,未来可以在这里进出站,换乘城市轨道。
宁波站运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9年9月,从那时起到2010年10月拆除改建,一共走过51个春秋。51年里车站曾两次扩建,一是1987年4月重建营运大楼,翌年2月建成启用,建筑面积5060平方米;二是1998年5月再度扩建,至9月竣工,扩建站房5000平方米。
而新的宁波火车站成为宁波中心城区的一个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其形态、技术含量和设计理念力争达到全国一流水平。根据规划,改建后的宁波站站房面积比改建前扩大10余倍,总面积相当于新建成的上海南站,成为甬城市区体量最大的单体建筑之一。
前世今生
清末始建于江北,开出的第一列火车只有两节车厢 旧时的宁波站
时间:1909~1949年
关键词:甬曹线、轰炸、拆除
据史载,宁波最早的火车站,建于1914年。萧山到宁波的萧甬铁路通车,于是,宁波人与火车站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萧甬铁路的开工典礼是1910年6月10日在宁波举行的,地点就在今天江北桃渡路姚江畔的江北公园。这个地方就是宁波历史上第一个火车站的所在地。
1916年8月22日,孙中山先生应邀赴省立四中(即今天的宁波中学),作“振兴甬帮实业,讲求宁波水利”的演说时,就是从这个小楼前下的火车。1916年的萧甬铁路始于江北公园,途经庄桥、慈溪、余姚、驿亭,一直延伸到曹娥江边的百官镇。从“江北公园”开出的宁波第一列火车是客车,只有两节车厢。萧甬铁路全长78公里,只用了三年半时间就建成了。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这个速度算得上是飞速了。铁路经过处,河流湖泊特别多,光是桥梁就造了52座,平均一公里多就有一座桥梁。
从曹娥江边走到余姚,曾经是要“鸡叫百官走,点灯到余姚”,可搭上火车后,只要两个小时就可以了。铁路成为了宁波发展的钢铁翅膀。因为资金问题,那时杭州至曹娥段的68公里的铁路迟迟难以动工,因此,在萧甬铁路建成后的20多年时间里,曾出现了以曹娥江为界,宁波这头热闹非凡,杭州那边冷冷清清的局面。再来说说,当年铁路宁波站为什么要设在江北,而不是建在海曙和江东呢?想法不是没有,甚至还曾为此争得不可开交。宁波商学界认为宁波火车站应该建在盐仓门外造船厂一带(今海曙区姚江边的战船街),那里“外滨江岸,内抱城厢,于甬江各埠倾步可通”;而旅沪同乡会则认为火车站应建在江北岸桃渡路,那里离轮船码头较近,便于起卸修铁路用的钢轨枕木和转运各种物资。两方意见相持不下,最后只好由浙江铁路公司经理汤寿潜出面协调。最终确定建在江北岸姚江边的最重要理由是:免得在姚江上建造铁路大桥。
1937年“八·一三”淞沪杭战打响。令宁波人为之骄傲的火车站成为日本鬼子狂轰滥炸的重要目标。1938年2月1日,3架日本轰炸机向宁波火车站投下了14枚重磅炸弹,车站的房舍和月台由此悉数被毁。
1938年,国民党政府为抵御日本侵略者进犯,又下令将萧甬铁路给拆除了,仅留下了路基。从此,承载了宁波人多少梦想的这条耗时28年、花费了大量财力精力的萧甬铁路化为了乌有。
抗战胜利后,萧甬铁路的路基被改成了公路。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