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桂林摄影旅游随笔

家乡区县: 恭城瑶族自治县

2010年的7月18日,农历的六月初六,这是今年我第2次进入到金坑梯田景区。第1次是和桂林摄影家刘伟老师一起带队桂林春季摄影团而来,第2次则是夏季。对金坑的喜爱其实是出自个人的,我来过这里许多次,却在每次离去的时候流连忘返,依依不舍。不仅是因为这里风景迷人,更重要的是这里民风淳朴,没有现代都市里的纷争嘈杂,犹如世外桃源般的宁静与安详,让人魂牵梦绕。这次夏季摄影团行程比较的简单,在金坑景区里面住3天,不仅可以拍摄梯田的美景,更重要的是可以见识到当地居民一年一度的大节日—红瑶“晒衣节”。在这里先感谢下桂林国旅晨夕山水摄影旅游的同事为我这个摄影爱好者提供学习创作的机会。
红瑶民俗
红瑶民俗

什么是红瑶:世界的瑶族在中国,中国的瑶族在广西。在八桂大地上,居住着瑶族的各个支系,如河池南丹的白裤瑶、百色凌云的背篓瑶、蓝靛瑶、桂平的盘瑶等等。而桂北地区龙胜各族自治县的“红瑶”,则是瑶族中的另一个支系,因穿红色服装而得名,主要居住在龙胜县的泗水、和平乡一带的山区里,也被誉为“桃花林中的民族”。而金坑景区的所有居民几乎都是红瑶,而且95%都姓潘。在这里的红瑶族姑娘14岁时,母亲都会交她们制作本族特有的服装,是为了日后出嫁的时候可以穿。所以她们从小就开始在制作自己的嫁妆了。

红瑶民俗
红瑶民俗红瑶族的姑娘淳朴美丽。 红瑶民俗

红瑶妇女的服饰:“红瑶”妇女们,都擅长针绣,善织绣。过去“红瑶”中曾流传着一首歌谣:“五岁六岁玩泥巴,十三四岁学绣花。十七十八方出嫁,十九二十抱娃娃。”到了现在,结婚年龄相对稍有提高,而十三四岁的女孩子们仍然保持开始学习绣花的传统习俗。“红瑶”妇女们的绣花可算一门精湛的手艺,她们不需要先描图,而是全凭经验,依照底布经纬中的“布孔”来构思刺绣图案,用她们的话来说叫“数布眼”。
红瑶男人的服饰:红瑶男人已基本没有什么服饰特点了,中老年妇女依旧有穿传统服饰的习惯—粉红色的上衣、黑色的百折裙,非常的艳丽妩媚。那里的女子从七八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挑花、刺绣和织布,从嫁衣到婚后全家人的衣服都出自红瑶女子勤劳的双手。

红瑶妹的服饰:红瑶妹的服饰很好看。上身是束身宽袖瑶服,以红色为主调,配有各种式样的图案。下穿齐膝、宽松的摆裙,虽是由粗布自制而成(听说制作一件瑶服要用二十天),图色配套十分醒目抢眼。龙胜“红瑶”的服饰主要有两种:一是绣衣(也叫花衣);二是通红的织衣。

绣衣:绣衣主要以藏青色棉布作底,用各色(主要是红色)丝线精心刺绣,所绣的图案,有寓意吉祥、幸福、如意的犬(瑶族人崇拜的图腾)、龙、狮、鹿、麒麟、凤凰等,及寓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山川河流、花木稷蔬,其形象生动,针绣精致。
织衣

织衣:主要是以白线为经,红线为纬,用古老的织机织就、缝制而成,在诸多图案中,最醒目的要算是胸前左右有两个2寸见方的图案。据说这是”瑶王印”的象征,有了它,无论你走到哪里,“红瑶”之间都相互共认,与你亲密无间;有了它,就可得到“瑶王”护佑,安居乐业。鲜艳夺目的绣(织)衣,配以红绿相间的百折裙和极显稳重精悍的黑绑腿及藏青色、红线边的方圆头巾,具有协调、和谐、风雅、高尚的古典美,体现出一个古老民族服饰的审美情趣。

老房子的故事太多太多。

wx30860(2014-11-0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