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三宝——脱胎漆器丶角梳丶福州纸伞

家乡区县: 福建省晋安区

     脱胎漆器是福州工艺三宝之一,至今已经有2福州脱胎漆器,具有质地坚固、轻巧、装饰性强,色泽鲜艳,结实耐用的特点,经受温度冰点到沸点均不变形脱漆。产品种类繁多、规格多样,既有可供观赏的佛像、人物、花果、鱼虫、屏风、花瓶,也有居家实用的家具、茶具、餐具、文具等等,古朴典雅,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福州角梳是福建省福州市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以牛角为材料制成的梳子,是福州“三宝”之一,造型美观,经久耐用,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牛角梳上常刻有精美的图案,栩栩如生,长期用牛角梳梳头,可疏经活络,促进头部血液循环,有益头皮健康。福州角梳历史悠久,1976年福州北郊新店出土了一座南宋古墓,随葬物中就有6支黑水牛角制作的角梳,可见它至少有700多年的历史。

福州纸伞是福州三宝之一,历史悠久。这种纸伞做工十分的精细。工人们采用油画、彩画喷花和绢印等方法,在纸伞上绘制了花鸟、山水、人物等图案,十分雅致美观。一把优质的纸伞可在撑开、收回一万多次后仍不变形,在水里浸泡二十四小时不变质,在近五十摄氏度的高温下不变质。福州纸伞除畅销国内市场外,还畅销于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福州有一俗词叫“包袱伞”,意思是出门人所带包袱中都有伞。伞是福州人生活中常备的一种日用品。福州的纸伞工艺技术,是五代时期王审知率兵南下入闽建立闽国的时候由中原和江浙一带带进福州来的。到了清朝,福州的制伞业进入了繁荣期。到清末民国初,全市雨伞店号最多时达300多家,其中以中亭街上的“杨常利”伞店最为著名。该店生产的纸伞晴雨兼宜,既能遮挡盛夏的炎炎烈日而不发泡、不爆裂,倾盆大雨冲淋一小时亦不脱骨,不漏水,伞面的绘画图案色泽不变。有人曾经做过试验,“杨常利”纸伞经1170次的反复收撑不起顶、不断线、不裂槽,经五级逆风吹20分钟伞柄不折、伞骨完好。因此,该牌纸伞被誉为全国雨伞的冠军。在辛亥革命后的抵制日货运动中,广大的福州市民把传统的福州油纸伞称为“国伞”,大力提倡使用,以抵制铁骨布面的“洋伞”。

林嘉伟(2014-11-0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