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野县简介

家乡区县: 保定市博野县

博野县位于河北中部,保定市南部。东与蠡县交界,西与安国毗邻,北与清苑接壤,南与衡水市的安平、饶阳县相连。总面积331平方千米。总人口25万人(2004 年)。全县辖3个镇、4个乡:博野镇、小店镇、程委镇、东墟乡、北杨村乡、城东乡、南小王乡。县政府驻博陵镇博兴中路8号,距保定市区50千米。因居博水(古河已湮)之野,故名“博野”,是明代史学家刘吉,清代思想家、教育家颜元,当代著名生物学家牛满江的故乡。


1 基本介绍 
博野县
博野县位于河北中部,保定市南部。东与蠡县交界,西与安国毗邻,北与清苑接壤,南与衡水市的安平、饶阳县相连。总面积331平方千米。总人口25万人(2004 年)。全县辖3个镇、4个乡:博野镇、小店镇、程委镇、东墟乡、北杨村乡、城东乡、南小王乡。县政府驻博陵镇博兴中路8号,距保定市区50千米。因居博水(古河已湮)之野,故名“博野”,是明代史学家刘吉,清代思想家、教育家颜元,当代著名生物学家牛满江的故乡。
2 地理位置 
河北省博野县地处冀中平原腹地,位于河北中部,居保定市南部,北距保定50公里,西南距石家庄100公里,北偏东距北京200公里。全博野县总面积340平方博野县公里,辖3镇4乡133个行政村。总人口24.9万人,耕地总面积32.9万亩,人均1.35亩。河北省博野县东与蠡县交界,西与安国毗邻,北与清苑接壤,南与衡水市的安平、饶阳县相连。博野县辖3个镇、4个乡:博陵镇、小店镇、程委镇、东墟乡、北杨村乡、城东乡、南小王乡。
3 自然环境 
河北省博野县境属温带季风气候区,温湿差异较大,四季分明,春季气温回升快,博野县风光(22张)夏季降水集中,高温多湿,秋季光照条件好,年平均日照指数2750.8小时,无霜期平均189天,年降雨量一般为550--650毫米,日平均温度11.8℃,零度以上积温4710℃,10℃以上积温4326℃,持续205天。平均海拔19-29米,境内以潴泷河为主的5条河渠横贯东西。本县大部分耕地为壤土,西部分布部分沙壤土。该县水利条件较好,地下水资源丰富,静水位埋深20.36米,年平均供给量为5700万立方米。现有机井4670眼,水浇地面积达98%以上。地表水资源主要靠沙河干渠输给供应,年均供给量233万立方米。
4 历史沿革 
“博野”“博水之野”故名。
唐虞夏商为冀州之域,春秋为晋地,战国时为赵地,秦属上谷郡。侧度的博野县政府西汉始设蠡吾县(故城在今博野县西北之里村,原名蠡村)属涿郡。东汉本初元年(146年)桓帝刘志诏封其父蠡吾先侯翼为孝崇皇,立陵庙,析原省入蠡吾的陆城县地设博陵县,置令丞以奉祀,时属中山国。北齐省蠡吾入博野县(治所在今蠡县城关)。宋雍熙四年(987年)置宁边军,景德元年(1004年)改永宁军,领博野县。金天会七年(1129年)置博野郡军,天德三年(1151年)改为蠡州,博野属之。蒙古至元三年(1266年)省博野东境(约今蠡县地)入蠡州,西境(约今博野县地)入蒲阴县,三十一年(1294年)析蒲阴县东部地复置博野县,属保定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始徙博野县城至今治,属祁州,六年(1374年)改属保定府,清代因之。1913年属范阳道,次年属保定道。1928年隶河北省。1949年8月1日划归河北省定县专区。1954年划归保定专区。1970年,保定专区改称保定地区,博野县仍属之。1994年12月地市合并,博野县属保定市。
疆域
疆域的记载,最早见于明弘治《保定郡志》 :“博野县在府治东南九十里,旧境东西二十七里,南北六十里。国朝重新揆步,东至蠡县界一十五里,西至定州界五十里,东西距六十五里;南至安平界三十里,北至清苑三十里,南北袤六十里”。
清康熙十五年《博野县志》载:“东西广三十里,南北袤六十里。”乾隆三十一年《博野县志》载:“东西广二十里,南北袤六十里。” 《畿辅通志》载:“东至蠡县界六里,西至祁州界十五里,东西广二十一里;南至安平界三十里,北至清苑界三十里,南北袤六十里。”
民国22年(1933年),东西10公里,南北25.75公里。
民国23年(1934年),全县总面积323.887平方公里。
1962年后,县境未变。
5 行政区划 
1938年4月,望都、清苑两县的20多个村划归博野,其中包括:南忠卫、大宋、南庄、刘家疃、芦家庄、郑家庄、永兴庄、齐村、刘家佐、符家佐、洪善堡、道西、伍坊、七器、花园头、贾庄、泊庄、张七、屯里、宋岗、滑岗、褚岗、蔺岗、南陈村、前刘市、后刘市、东魏、扈家营、南埝头、中埝头、北埝头、堤内陈村、东王各庄、西王各庄、史家佐、刘陀营、北林里、兑坎庄、西柳青、东柳青、黄家庄、北高晃、南高晃、段家庄、八里庄、沈何庄、王家庄、贾家庄、梁家庄、郭家庄、戴家庄、薛家庄、张刘庄、南辛庄、北辛庄、南刘陀、北刘陀、李家陀、大北河、小北河、刘庄、东陈村。
1945年9月又将上述村庄归属蠡县。
1947年12月,将刘陀营、东王各庄、西王各庄,史家佐、南刘陀、北刘陀、李家坨、大北河、小北河9个村划归博野县,把博野县的东许村划归蠡县。
1958年7月,将大程委、顿家庄、史家佐、东墟4个乡共58个村划归蠡县,将城东、小店、北杨村、冯村、同连、城关6个乡共71个村划入安国县。
1958年10月,蠡县所辖原博野县4个乡划入安国县。
1962年1月15日,博野县制恢复,原辖博野县129个村全部归回,同时,将王各庄由安国划归博野。将建新村归回安平县。
博野镇
镇政府驻博兴西路。面积83.1平方千米,人口5.68万。辖6个社区居委会、27个村委会:光明、育才、向阳、东环、北环、兴华;屯庄营、南刘陀、北刘陀、刘陀营、刘陀店、杜各庄、王各庄、北白沙、南白沙、东高庄、西高庄、王家营、徐家营、东王墓、庄头营、冯村、小营、大营、大苑、小苑、东街、南街、西街、东风、沙窝、屯庄、庄头。
程委镇
镇政府驻大程委村。面积69.5平方千米,人口4.38万。辖33个村委会:大程委、西程委、程六市、庞家庄、宋家庄、王家庄、张家庄、杜家庄、耿家庄、顿家庄、田家庄、小王庄、南堤圈、北两合、凤凰堡、凤凰庄、庄窠头、东程召、西程召、南林里、北辛庄、南辛庄、程什伍、南板桥、北板桥、解营、刘村、甄庄、解村、宋村、维新、东杨、夹河。
小店镇
镇政府驻小店村。面积34.8平方千米,人口2.96万。辖15个村委会:小店、谭庄、肖庄、魏庄、白庄、阎庄、胡庄、曹庄、北祝、西杜、东杜、周于庄、米家庄、油里铺、吴王庄。
东墟乡
乡政府驻东墟村。面积28.2平方千米,人口2.42万。辖15个村委会:东墟、西墟、南田、西田、陈村、龙堂、张岳、戴庄、大齐、大墟、北陶墟、南陶墟、东墟营、小庄头、四合庄。
南小王乡
乡政府驻南小王村。面积55.9平方千米,人口3.55万。辖19个村委会:南小王、董家庄、寇家庄、魏家庄、大北河、小北河、史家佐、苑郭庄、李家陀、东王各庄、西王各庄、南杨、陈庄、白塔、堤头、淮南、迁庄、套里、同连。
北杨村乡
乡政府驻北杨村。面积29.5平方千米,人口2.52万。辖11个村委会:北杨、窝头、南祝、南邑、北邑、卢村、邓庄、东章、北彦、北堤圈、北小王。
城东乡
乡政府驻城东村。面积43.2平方千米,人口3.03万。辖13个村委会:城东、南旺、西许、寺上、里村、淤堤、十里铺、岗子上、东伯章、小西章、大西章、八里庄、小南祝。
6 经济状况 

保定博野县是传统农业县,农、林、牧、副、渔五业俱全。瓜、果、菜、肉、
博野县禽、奶和副食加工兴旺发达,是河北省重要的粮、棉、油产区,优质棉生产基地县。近年来,我县以发展龙型经济为切入点,以创汇农业、无公害蔬菜为突破口,围绕蔬菜、林果、苗木花卉、畜牧养殖四大产业,建基地、育龙头、活流通,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呈现出基地化、规模化、特色化的趋势,初步形成了蔬菜产加销、花生米产加销、粮食产加销、苗木花卉产运销、瓜果产运销五龙共舞的经营格局。全县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6家(省级1家),市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个(省级2个),培育农业品牌29个,粮经比64:36,畜牧业产值占农业的比重达到30%,农业产业化率50%。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型经济产加销收入达到5.5亿元。
工业商贸
博野县已初步形成了以胶带、有色金属加工、食品、化工、轻纺、机械制造六个行业为主体,门类比较齐全的地方工业体系,2005年,全县民营企业发展到327家,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0.1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5%,已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全县共有省著名商标3个(华月、博通、京博),河北名牌2个(华月、亚华),省优质产品3个(恒源水泵、蓝箭胶带、京博胶带)。其中,胶带业主要生产运输带、动力带,近年产销量稳居中国内陆地区的20%以上,畅销中国内陆三十个省、市、自治区,部分产品随配套设备出口到俄罗斯、菲律宾、南非等国家;有色金属加工业主要生产铜拔丝、钛锭、钢丝网,其中钛产品产量占国内民用钛市场份额的20%;化工业已有20多年的历史,油漆是保定市十大特色经济之一;机械制造业轻纺业主要生产高档衬布,系长江以北的唯一衬布生产基地,质量高,品种多;食品业中有国内知名饼干生产企业--博通饼业有限公司和华北地区最大的腌制品出口公司--中日合资博江公司;机械制造业主要生产精密铸件、水泵等,部分产品远销海外。
基础设施
该县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县道路网络格局基本形成,城乡交通条件大为改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快速发展,完成了本地光环网工程,开通了宽带基础数据网,程控电话交换机容量突破3万门。全县固定电话用户2.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0.9万户,城乡电话普及率达每百人15部。城乡电网改造全面实施,投入资金4600余万元,完成了农网改造一、二期工程,保障了城乡人民生产生活用电需要。以旧城改造为重点,坚持以市场手段经营城市,大力实施“平改楼”工程,累计引资4.2亿元,完成拆建面积13.2万平方米,建成了休闲购物广场等一批精品和亮点工程。对县城主要街道进行了翻修改造,水、电、通信等城镇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城镇功能和形象明显提升。

shanshan123(2014-11-0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