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十八子集团创建于1983年。是从手工生产碳钢菜刀发展到现代化、机械化规模,生产规格上千种的刀具产品,集科研炼钢、产、销、旅游配套服务一条龙全方位经营的综合大型品牌企业,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及日、美、加、韩、东南亚、港澳台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阳江十八子”占据62%的刀具市场,被誉为“中国第一刀”。创始人李辉从事制刀行业50多年,有“中国刀王”之称。公司主打产品“十八子作”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被国家商务部列为“重点培育和发展出口名牌”。
集团经历了四个跳跃式发展阶段:
1983年创建初期附属于当时集体小厂“朝阳工艺刀剪厂”,是一个占地面积不足200平方米,只有8名生产人员,资金不足2万元,以生产碳钢菜刀为主的小作坊。
1988年彻底脱离挂靠集体小厂,成立 “江城向阳家用刀具厂”正式成为私有性质的企业,拥有工业用地面积达2000平方米,生产人员50多人,当年创产销值达50多万元。
1997年成立现代公司机制的“阳江十八子厨业有限公司”,迎来了企业的迅速发展,员工增加到200多人,年产销值达到200多万元。
2002年集团企业全方位开发,企业飞速发展,成立了“阳江十八子集团有限公司”。属下拥有6家子公司(十八子刀剪制品有限公司、十八子厨业有限公司、十八子 工贸实业有限公司、十八子饮食娱乐服务有限公司、十八子材料供应有限公司、十八子精密特钢有限公司、十八子华翔真空设备有限公司,拥有国内、国外、自制机械设备800多台(套),工业用地及配套设施用地超过25万平方米,员工超过1500人,年销售值超过亿元大关。
2.2 五次革命
集团公司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五大技术革命,奠定了阳江十八子集团有限公司为“中国菜刀中心”的龙头地位。
第一次技术革命是1993年首次将传统焊接刀具改进为连体直出刀具,引发中国刀具第一次革命。
第二次技术革命是1995年参考当时日本、西德刀具的特点,开发创新外观品种多样化的符合中国实际的日式多功能家用厨刀,引领刀具市场由单一产品拓展为多类型综合刀具市场。
第三次技术革命是套装刀具的开发推广,借鉴国外经验,设计推出了倾注“人性化”理念、富有中国特色的通透式套装刀具系列产品。
第四次技术革命是将军工材料七铬十七钼(7Cr17Mo)及高级国际流行材料不锈钢复合钢转换为民用制造刀具。
第五次技术革命是建设特种合金钢厂,瞄准国际高级刀具市场,炼钢、制刀、技术一体化。
3 产品特点
“十八子”刀具的主要选材为复合不锈钢、8Cr13MoV、7Cr17Mo特殊钢及3Cr13、4Cr13Mo、5Ccr13MoV不锈钢、由十八子炼钢厂自行研制的特殊抗菌抗腐蚀、高硬度的高级合金钢等钢材。
复合钢、7Cr17Mo、8Cr13MoV特殊钼钒钢、3Cr13Mo、4Cr13 Mo不锈钢的区别:
作为马氏体型的3Cr13、4Cr13不锈钢材,主要特性是:含碳量高、淬透性好,一般油淬或空冷后即可得到马氏体组织,是不锈钢中机械性能最高切削性能最好的钢组。而近年来开发的7Cr17Mo(7铬17钼)、8Cr13MoV(8铬13钼钒)特殊钢,硬度、韧性比3Cr13材料机械综合性能更好,是目前国内做菜刀最好的不锈钢材,硬度可达58(HRC)以上,锋利耐用。
由于高碳高铬钢生产的刀硬度高,修磨较难,要做到刀具硬度高又易修磨,复合钢材就有这种性能。它的特点是侧面材料硬度低,中间夹层硬度高,锋利耐用,更好地起到抗碱、抗腐蚀、防酸、防锈的作用。相对来说,马氏体不锈钢材料含碳量高,则刀具硬度越高(含碳量低,韧性比较好);含铬量高,防锈性能也越好。
十八子刀具所用的钢板材料都是由十八子精密特钢厂经过特殊工艺冶炼和加工锻打而成的,具有硬度高、韧性强、抗腐蚀性能优等特点。经反复进行切削试验显示,十八子刀具与普通的刀具对比,更具冲击力,不变形,锋利度持久等特点。[1]
3.1 取得成绩
集团公司通过工贸合作、经济互补的经营方式,使企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受到有关部门的肯定和社会的认可。被国家科委日用五金技术开发中心批准为“中国菜刀中心”、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 广东省计委、广东省经贸委、广东省科委联合授予“广东省五金刀具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被中国五金制品协会授予“中国刀剪十大知名品牌”、获得“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名牌产品”、“广东省著名商标”、“广东省连续十年重合同守信用单位”、阳江市“科技兴市十项工程实施单位”和“重点发展工业企业”等200多项荣誉称号和奖项。
十八子集团正顺应全球化、市场化需求不断改革,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优势,提升自己的品牌,争创中国驰名商标,打造国际知名品牌,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壮大。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