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位于花城广州的北面,是广州的北大门,联通着内地和珠江三角洲,距广州仅二十公里,完善的海路空立体交通,成为带动花都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核心。 花都区面积960平方公里,地处亚热带,素有广州后花园之称,这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1℃,四季如春。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发达的交通,完善的海关、商检、动植检等基础设施和服务机构,以及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为花都花卉业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 在花都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优惠政策的引导下,许多中外花卉企业纷纷落户花都,花都逐步成为花卉业的投资热点。
短短几年时间,花卉种植面积由93年的2-3千亩发展到目前的1.5万多亩,成为广州的重要花卉产区。50亩以上连片的花卉基地达到80个,产品从鲜切花、盆花、盆景、观叶植物、绿化苗木、种子种苗到草坪等,应有尽有,其中陆仕公司生产的蝴蝶兰和先锋公司生产的一品红已成为全国知名品牌。
为了更好地加快花卉产品的流通,促进花卉业的进一步发展,建设名副其实的"花之都",花都区委、区政府利用花卉业迅猛发展的大好时机,兴建了这个大型的花卉交易中心。中心位于花都区永发大道和107国道交汇处,交通便利,距新机场8公里,距京广铁路广州北站3公里,距花都港5公里。中心占地面积760亩,集生产、展销、贮运、检疫、商务办公、技术培训、信息交汇、游览观光于一体,是南方最大的花卉专业批发市场,是广州唯一的花卉拍卖中心。
花卉交易中心分三期进行建设,总投资2亿多元,首期花艺市场和观叶植物批发市场从99年2月份开始动工兴建,2000年2月全面交付使用。
花卉交易中心分四大功能区:
观叶植物批发市场,占地200亩,由连体大棚和办公小别墅组成,主要批发室内观叶植物。小别墅可作办公室及起居室,内部水电设施齐备,并配有电话、有线电视。从99年8月份开始招商,客户来自美国、新西兰、台湾、香港及国内大型花卉企业、科研所等。
花艺市场,占地50亩,由170多间复式商铺和1.3万平方米的地摊市场组成,内部设施完善。主要经营切花、盆花、根雕、石艺、字画、陶瓷、园林机械等产品。从2000年3月份开始招商,目前已全部出租,客户主要来自广西、福建、广东等地,该市场已逐步成为全国最大的根雕石艺批发市场。
花卉拍卖中心,占地150亩,为加快花卉产品交易方式与国际接轨,有利于广东花卉业加入世贸组织后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花卉拍卖中心将定于广州新机场建成时投入使用,它将成为广州唯一的花卉拍卖中心。
花卉文化艺术公园,占地200多亩,为使南方花卉交易中心成为重要的旅游观光景区,为培育花文化,促进花卉消费,公园将在短期内完成开发。
为扶持进场经营的花卉企业,降低投资风险,提高利润回报,花都区委、区政府制订了《花都南方花卉交易中心优惠政策》,在税收、规费、租金等方面给予减免优惠,并提供运输、检疫、进出口、结算、信息咨询等一条龙服务、并协助办理城市入户、人才培训等业务,力求让投资者安心经营。
为强化管理,提高效率,花卉交易中心成立了发展部、物业管理部和财务部三个部门,分别负责招商、宣传、设施维修、绿化保养、保安、财务处理等各方面工作,实行企业化管理,工作实现了制度化。中心建有电脑信息网络,能将各地花卉需求信息提供给客户。中心将组建电子结算部,为客户提供银行结算业务,确保交易公平、公正、快速准确。
中心提供的是现代化的交易设施和相对集中的交易场所,作为一个整体参与竞争,具有明显的优势。中心每年举行大型的花卉产品定货会、展销会,扩大交流,每年举办花会及有关花事活动,促进消费。 中心一期工程建成投入使用以来,观叶植物批发市场累计营销额已达500多万元;春节前举办的为期10天的花都区第三届迎春花会,实现了2000多万元的销售额,比去年增长了30%,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花卉交易中心的建设,有效解决了花卉产品流通,促进了花卉生产的发展。99年,全区花卉实现年产值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1%,成为农业实现增产增收的重要产业。通过中心的功能定位,引导了花卉业的结构调整,加快了鲜切花、盆花的发展,推动了花卉专业化、标准化进程,提高了花都作为一个新兴花卉产销中心的知名度,从而吸引了更多的客商到花都投资。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