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的由来

家乡区县: 广东省英德市

英德市历史悠久,是岭南文明古邑,古称英州,以盛产英石得名。其境内在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已同时设立了浈阳、含匡两县,南宋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始名“英德”。历史上曾设立过州、郡、府、路等行政建制。1949年建国后沿袭县制,隶属韶关市;1988年划归清远市管辖,1994年撤县建市,现辖24个镇(街道办事处)。现有人口103万,国土面积5679平方公里,是广东省国土面积最大的县级行政区。   英德市地处广东中部,北江中游,位于珠江三角洲和粤北地区的结合部,地理条件优越,南距广州138公里;交通发达,京广铁路穿境而过;公路网络四通八达:东联106国道,西联107国道,银英公路、英坑一级公路南通广州,北达韶关,已通车的英佛一级公路距广州新机场仅89公里,车程仅1小时。境内北江、连江航运发达,上游有白石窑水利枢纽、下游有飞来峡水利枢纽,北江已是一条黄金水道,500吨级船舶可由香港、澳门、广州直抵英德。   早在宋代,全国四大著名观赏石之一的“英石”,便是因英州的“英”字而得名,如今每年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客商前来定购,用以制作山水盆景或作园林装饰。“英石”曾远涉重洋,作为广东省珍贵的礼物赠与美国和日本。“英石”盆景更是远销世界各地。   英德是中国红茶的故乡,“英德红茶”以其外形匀、齐、净,汤色鲜亮,香气浓郁,味道甜润等显著特点,享誉中外,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英德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有悠久的文物古迹。历代的文人墨客,游历古代英州,留下了千古不灭,著称于世的摩崖石刻;历代留下的文物古迹,云岭狮石山中石器古文化遗址更彰显英德历史的深邃和古代的文明;英德的山青水秀,大自然的神工鬼斧,造就了闻名海内外的特大溶洞--宝晶宫、南天第一峰林风光--英西峰林走廊、秀丽的长湖、神秘的琵琶山地下河和石门台原始森林风景保护区.

英德处于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的过渡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偏南的暖湿气流,冬季盛行干冷的偏北风。根据广东省气象局对自然季节的划分方法,即以5天平均气温的高低作为划分四季的指标: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下,称为冬季;稳定在22℃以上,称为夏季;稳定在10℃—22℃之间,就是春季或秋季。英德的自然季节特色为:春季(3月—4月)乍暖乍冷,多阴雨;夏季(5月—9月)炎热,多雨偶旱;秋季(10月—11月)清凉干爽、常旱;冬季(12月—翌年2月)少冷偶寒,云多雨细。    英德气候资源丰富,但天气和气候灾害种类也较多,且出现较频繁,主要有:低温阴雨、倒春寒、高温、寒露风、霜冻、雷暴、大风、飑线、冰雹等自然灾害。 气温 年平均气温21.1℃,年平均气温变化在20.1℃—22.0℃之间。一年中最冷月在1月平均气温11.1℃,极端最低气温-3.6℃(1961年1月19日);最热月在7月平均气温28.9℃,极端最高气温40.1℃(2003年7月23日)。年平均霜日6天,平均初霜日为当年12月25日,终日为翌年1月22日。平均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8.3℃,一年中12月平均气温日较差最大达9.8℃,次大值出现在11月,为9.4℃;平均气温日较差最小为4月。    降水:年平均降水量1906.2毫米,丰水年最多达2657.2毫米(1975年),枯水年最少为1399.9毫米(1963年),最多年份与最少年份相差近1倍。一年中雨量多集中4月—9月,降水量1524.2毫米,占全年的83.0%;其中4月—6月降水量921.7毫米,占全年的50.2%。英德南、北部形成降水较多的两个地带:黎溪镇南部至连江口镇,年平均降水量2100毫米—2500毫米;横石塘镇北部山地,年平均降水量2100毫米;市内其他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1900毫米。年平均降水(指日降水量≤0.1毫米)天数163.5天,占全年天数的44.8%,最多年份达208天(1975年),占全年天数的57.0%;最少年份129天(1977年),占全年天数的35.3%。降水天数年内分配是春夏多,秋冬少。一年中5月最多,平均20.5天;11月最少,平均6.5天。    1994年6月18日23时至19日零时,英城北江最高水位34.51米,超过警戒水位(26米)8.51米,为建国后最高水位。2006年7月18日,英城北江最高水位34.19米,超过警戒水位8.19米,为建国后第二极值。据历史资料记载,20世纪英德最大洪水发生在1915年,英城北江最高水位37.03米;其次是1931年,英城北江最高水位35.52米。    蒸发:年平均蒸发量1717.9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7%;最小相对湿度出现在秋冬季节,此时受冬季风控制,秋高气爽,降水少,故湿度也小,相对湿度最小值为11%。按有关标准划分:1月—2月为湿润;3月—6月为很湿润;7月—9月为湿润;10月—11月为半湿润;12月为半干旱,相对湿度最小值11%。    日照:年平均日照时数1631.7小时。年际变化介于1357.6小时—2210小时之间。一年中日照最多是7月,平均218小时,占同期日照可照时数的52.5%;日照最少是3月,平均64.3小时,占同期日照可照时数的17.3%。一年中平均有62.2%的白天时间,天空被云、雨、雾遮蔽。    风力:英德处于季风区,一年中季风的转换主导着大部分风向的变化;另一方面,高山、丘陵、峡谷等地形影响风向。风向在各地有所差异,但主导趋势仍然是冬季以盛行偏北风为主,夏季以盛行偏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1.7米每秒之间,年际变化平均在1.8米—2.2米每秒之间。一年中1月平均风速最大,平均风速2.3米每秒;6月、8月平均风速最小,平均风速均为1.2米每秒。受峰区、局地性热对流、台风等天气系统的影响,英德出现8级或以上大风(相当于17米每秒以上)的天数年平均两天,年出现最多天数为5天;一年中以7月出现的机率最高,平均0.5天。风速自动记录任意10分钟平均最大风速18米每秒,瞬时最大风速29米每秒,相当于11级大风,出现于1984年7月30日。

LYYying(2014-11-0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