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阳赋—这是泾阳的情怀

家乡区县: 陕西省泾阳县

浪子有闲,频游网上。客问桑梓,答曰泾阳。客言:此名何谓?此地何方?以何为贵?何以名扬?答曰:山北水南谓之阴,水北山南谓之阳。敝县南嵯峨而北泾河,如虎踞且若龙骧,因以命名,雅称泾阳。至于历史人文、自然风光、民生经济、资源矿藏,答之难尽,赋之能详。赋云: 嵯峨赫赫,泾水汤汤。古之名邑,余之故乡。山河披锦绣,星斗焕文章。 念我泾阳,源远流长。泾阳之名,出自典章。《诗经·六月》,文字流芳:“玁狁匪茹,整居焦获,侵镐及方,至于泾阳。”秦灵王为临时都邑,始皇帝设内史辖邦。汉景太初隶左冯翊,惠帝四年称为池阳。魏晋皆属雍州,前秦复置泾阳。北魏并入石安,隋朝改名咸阳。唐隶关内道京兆,宋括陕西路云阳。明清属西安府,民国属关中道,今日属咸阳市,千年经历沧桑。 看我泾阳,环境优良。沃野无垠,乡镇罗张。人称关中之白菜心,位据华夏之最中央。东与三原高陵交界,西共咸阳渭城接壤;北面仲山为屏障,南边泾水化流觞。城镇辖十二,庄村归四乡。镇曰泾干、永乐、云阳,桥底、王桥、高庄,太平、兴隆、白王,口镇、三渠、中张,乡曰崇文、龙泉,蒋路、燕王,人口五十万,占地七百八十公里平方。始皇筑郑国,御史凿石梁,仪祉修泾惠,白渠一脉长。处处山清水秀,时时鸟语花香。 羡我泾阳,人文辉煌。钟灵毓秀,教化有方。泾阳之史,汗牛充梁。魏征斩龙,太宗惊梦,度灵魂遣取经三藏;龙女牧羊,柳毅传书,结良缘化洞庭龙王。郭子仪单骑退回纥,安吴氏举家迎清皇。第五访真清官,悟空僧好和尚;韦昭著《国语注》,王徽学术自强。左联志士,冯润章兴学大安寺;革命先烈,苗家祥激战西北乡。仵厚德抗日英雄,何友发开国少将;李若冰文风隽永,雷抒雁诗名远扬。最堪伤,于右任,终老台湾未还乡,留得哀诗咏国殇;实可惜,老吴宓,文革罹难卧草房,明珠埋没恨残阳。 见我泾阳,景致非常。嵯峨灵云,献瑞呈祥。永乐镇四海驰名,大地原点高标榜;崇文塔千秋映月,佛教胜迹晓钟扬。汉陵唐阕,文庙玄宫,人文胜景;铜簋熏炉,彩俑佛像,珍稀馆藏。睢城古渡碧波荡,谷口晚烟紫气彰。文川秀色呈异彩,仲山晴岚泛霞光。瀛洲春草醉远客,龙陂丛绿绽芬芳。观瀑台卧听瀑响,龙鳞滩遥忆龙伤。凤岛绿荫,隐千年凤鸟;骨洞化石,证远古汪洋。 赞我泾阳,百业恒昌。土肥田沃,麦囤棉仓。物产丰富,遍地宝藏。台塬蕴耐火粘土二百四万吨,仲山探石灰石矿六百亿立方。泾河清波荡,冶峪飞瀑扬,清峪美名著,三河泛琼浆。域内沟渠自纵横,灌溉无需天帮忙。气象明干湿,四季分炎凉。宜麦宜棉宜蔬,四乡瓜果桃李艳;宜耕宜牧宜养,百姓饭茶乳酒香。百强镇展建设成就,示范村证富裕小康。被树全国唯一奶牛产业示范区,曾为陕西综合经济实力第九强。 愿我泾阳,县富民强。政通人和,再谱华章。改革东风荡,西部开发忙。工业挑重担,交通连八方。突出区域特色,优化环境招商。励精图治,春风工程暖民心;安定有序,和谐校园育栋梁。热血儿女五十万,齐心协力奔康庄。兴农兴工兴大业,敢作敢为敢担当。虎跃龙腾泾水笑,人勤春早百花香。践科学发展观挥大手笔,促西咸一体化做领头羊。

慢慢来哈(2014-11-0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