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县城向北十公里处有一条有名的河叫龙沟河。这条河原来只是一条大沟,而且又窄又浅。可后来怎么叫龙沟河的呢?说起来还有一段神话传说呢。
相传很久以前的一天,二郎神杨戬巡游刚回到灌河口老家,就听外面有人念一首童谣:“二郎神,你是玉帝的外甥,家乡三年未下雨,就是不见你的人。”二郎神一听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他掐指一算,的确不错:苏北海州一带三年滴雨未下,那东海恶蛟贪赃枉法,无法无天,欺上瞒下,触犯天条,罪不可赦。二郎神乃天庭大将,母亲瑶姬是玉帝的三妹,因向往人间自由,正月十五下凡到古海州观灯,与灌河口书生杨天佑一见钟情,倾情相爱,结为夫妻后生杨戬杨二郎。他是玉帝的外甥,是皇亲国戚,金枝玉叶。他从小就拜玉鼎真人为师学得73般变化,神通广大,武艺超群。他是人神混血,肉身成圣,力大无穷,法术无边,能呼风唤雨,撒豆成兵,通晓八九玄功,阙庭有神眼,手持三尖两刃刀,伴有哮天犬、神鹰,是个顶天立地的战神。他性情刚直,桀骜不驯,嫉恶如仇。哪能让恶蛟在家乡胡作非为,今天一定要把她缉拿归案,对家乡人民有个交代,以解心头之恨。想到这里,二郎神带上哮天犬、神鹰,腰挎三尖两刃刀直奔东海,找恶蛟兴师问罪。此时一条叫水母的蛟龙正和女儿小白龙在东海戏水。二郎神大声喝问:“好你个恶蛟,天庭多次下旨叫你们母女二人到苏北海州一带布雨,你却贪赃枉法,欺上瞒下,偷梁换柱,胡作非为,使我家乡三年滴雨未下,干旱成灾,海州一带饿浮遍野。而你却把我家乡的雨布在了江南,使江南洪水泛滥,水患成灾,你快跟我回天庭受审方可饶你一命。如若不然,今天我叫你命归西天!”水母和小白龙一见二郎神杨戬来拿她们母女天庭问罪,大惊失色,腾地窜上水面,如巨蟒摇头,懒蟒翻身,在天空上下翻飞,左右盘旋,与二郎神交战,海面上顿时激起滔天巨浪。不到几个回合,她们母女就败下阵来,向西北方向落荒而逃,二郎神紧追不放。此时天空狂风不止,乌云翻滚,飞沙走石。一转眼水母和小白龙就逃到了沭阳县李恒镇上空。二郎神一看眼前显出两座高山,一座叫东山,一座叫西山,二郎神右手抓起东山,左手抓起西山,奋力向二龙砸去。水母眼疾手快拼命一跃,躲过一劫,而小白龙由于体力不支一下被砸中。水母摇身一变成一妇人,来到一家面馆,此时她口干舌燥又渴又饿,要了一碗面条就吃,她哪里知道这是二郎神变的一家面馆。吃下去的面条却是一条长长的铁链从她身体下流出。二郎神伸手就把水母锁住带回天庭,打进天牢。而沭阳县李恒镇的东山和西山两座高山被二郎神砸下去,正好砸成两个湖泊,一个落在孟兴庄镇叫大落湖,一个落在李恒镇叫小落湖。此时天空是晴空万里,两个湖泊碧波荡漾,清澈见底。后来,由于淮河九次夺淮入灌,使两个湖泊渐成陆地,湖名又被沿用为地名,一个是孟兴庄镇的大六(落)湖村,一个是李恒镇的小六(湖)村。而沭阳县的东山和西山从此只有名而没有山。
再说小白龙被二郎神一山砸中,头昏脑胀,天旋地转,眼前发黑,向东飘去。也许是实在坚持不住,一头栽在张店镇境内的一条大沟里。因天气持续干旱无雨,大沟早已干涸,这天又正好是阴历六月初三,天气炎热,小白龙龙背受伤,鳞甲不整,在烈日的烤炙下奄奄一息,龙嘴一张一合。周围十里八村的人听说天上掉下一条巨龙,纷纷前来观看。人们议论纷纷,有的说这是一条懒龙,她管辖的海州一带三年没有布雨,以至被天庭贬下凡尘,遭此惩罚;有的说恐怕是条恶龙,她贪赃枉法,胡作非为,被逐出天庭。”;众说纷纭间,有一位老者上前说道:“不管是懒龙还是恶龙,总归是龙,龙乃神兽,我辈岂可怠慢,赶紧想法施救。”再看那龙蜷缩在河床上,蝇叮蚁咬,惨不忍睹。众人为之驱蝇逐蚁,扇掀驱热,但无济于事,那龙在烈日的烤炙下喘着粗气,苟延残喘,实在是龙困浅滩,雄而无威。
老者继续说道:“谁家有水,弄点水来给她润润鳞甲。”因持续干旱,水贵如油,十分艰难,可灌河两岸柴米河畔自古民风淳朴,慈悲为怀,友善好施。在老者的提议下,大家纷纷将家里舍不得吃舍不得喝的水端来,一杯杯、一瓢瓢泼在龙身上。那龙得水后将腰一伸,抬起了头向四周拜了几拜,尾巴连摇几下,那大沟被扫了个大塘,顿时泉水喷涌,水流如注(这就是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来历)。龙借水势,水助龙威,小白龙腾空而起,刹那间乌云翻滚,电闪雷鸣,海州地区普降甘霖,人们欣喜若狂。小白龙由于思恋母亲直奔天牢去探望母亲,流下伤心的泪水。因为这天正好是阴历的六月初三,所以海州一带就有这个风俗,每年的六月初三不管天气如何的干旱都要下雨,因为小白龙要到天牢去探望母亲,这雨就是小白龙流下的伤心的泪水。
此后,这条大沟由于雨水不断冲刷就成了一条河流,人们就叫它龙沟河。不久,人们又在龙沟河旁建起一庵叫回龙庵。回龙庵建筑华丽,雕梁画栋,琢石刻砖,精巧玲珑,庵上有联曰:“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此庵常年香火不断,特别是干旱年景更是人来人往,到清朝末年新顺法师主持回龙庵,由于新顺法师德高望重,为大江南北僧侣所尊重,民初,他被推选为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抗日战争时期,回龙庵毁没于滚滚历史烟尘中。 (张中明)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